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女作家,原名玛丽·安妮·埃文斯(Mary Anne Evans)。她的小说以深刻的哲学思想,真挚的宗教情感以及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而著称。《亚当·比德》(Adam Bede)是其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通过描写十九世纪初英国中部乡村的故事,一方面揭露了维多利亚时期隐藏在社会秩序下的阶级剥削、阶级矛盾以及人们伦理道德的失范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该小说渗透着作者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协和”意识。尽管研究者们在分析艾略特的道德说教时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挖掘,但对于整部作品的新历史主义分析尚缺乏系统的论述,因此,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文学功能角度深层解读小说《亚当·比德》,分析艾略特体现在小说中的协和意识。首先,本文阐释了有关新历史主义的概念,以及格林布拉特提出的作家和作品的“协和”功能,探讨了艾略特的创作手法与新历史主义的联系,分析了指导艾略特“协和”意识的人文主义思想。《亚当·比德》这部小说取材于作者熟悉的乡村生活,小说中描述的事件及人物来源于她的所见所闻:其中黛娜的原形就是姑母伊丽莎白·埃文斯,而亚当·比德的原形就是作者的父亲罗伯特·埃文斯。小说中,艾略特描写的不是传统历史中记载的英雄的丰功伟绩,而是诸如木匠、农民、牧师等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坎坷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亚当·比德》这部作品体现了一种立足平民、书写大众历史的边缘性话语立场。新历史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的“文化诗学”所倡导的“小历史”正是“一种进入社会边缘生活层面的历史的阐释”(Chen 55)。新历史主义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协和的主体是作家,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实现其协和功能。格林布拉特指出协和功能实际上是在“颠覆”和“抑制”两种功能的动态关系中实现的。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反叛,而抑制则是对颠覆性力量的对抗。“颠覆”和“抑制”相互作用,最终达到某种程度的“协和”。其次,本文分析了艾略特在社会阶层矛盾以及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协和意识。在《亚当·比德》中,艾略特揭露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隐含着的阶级压迫、阶级矛盾等社会问题;同时,小说中体现了艾略特对劳动的推崇和对变革的认可:由于勤奋,主人公亚当从一个受雇于人的木匠慢慢演变成了一个独立经营的自由职业者,亚当的变化反映了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体现了艾略特在社会阶层矛盾方面的协和意识。十九世纪初,英国中部乡村的生活相对平静,但也不乏工业化的影响。工业革命的进程割断了与过去生活相联系的精神纽带,扭曲了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利己主义和金钱关系破坏了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艾略特刻画了以享乐主义为价值取向的亚瑟和海蒂,但是亚当和黛娜的身上却保留着勤劳、朴实、仁慈的传统美德,而且亚当从一个近乎苛刻的、自以为是的青年转变成了一个充满理解和宽容的成熟男性;心地善良的自由传教士黛娜身上永远散发着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美。亚当的道德成长和黛娜的博爱反映了艾略特对人性向善和社会进步的信心,体现了艾略特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协和意识。结论部分,本篇论文作者指出,乔治·艾略特揭露维多利亚社会秩序下的不和谐因素,是希望通过人文主义的宗教思想重塑社会意识形态,让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扎根于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从而最终创造和谐的人类社会。本文的研究意在进一步探讨艾略特的历史观和社会观,希望在对扩展国内艾略特小说的批评视野方面有所启发。研究乔治·艾略特的作品对于深入探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学研究与世界文学研究的交流;其作品对人生和社会充满睿智的哲学思考及其人文主义的宗教思想,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