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的金融风暴震撼了世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趋向于在新兴国家市场拓展其业务。中国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庞大的人口数量,被列为头号新兴市场国家。在中国开放本国市场以及加入WTO后,国际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幅增长。此外,上海不仅在亚太地区,而且在国际上是一个全球公认的重要金融中心。 我曾经分别在中国以及意大利一所顶尖的大学学习,而且我在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之一驻上海分支机构工作过,这样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给了我学习中国的银行体系和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的行为的机会。因此,我很喜欢分析中国银行的结构体系及其法规,以及外资银行如何利用这些具体的特点来制订一个渗透策略。 论文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对雇佣证书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报告的研究,以及来自我在上海逗留期间,采访不同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们所收集到的数据。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章通过分析中国政府近年来针对银行体系所制定的法规和采取的改革措施,将重点放在关注其演变和发展上。随后,通过市场细分和分析银行机构在行业内的经营以及外资银行突出的行为和表现,更深入地分析银行业的具体情况。 第二章将重点集中于当前的金融调控和相关监督机构所起的作用,如中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最重要的银行监管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此外,将特别关注的是那些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外资银行在中国成立的相关法律。 第三章是针对银行国际化和识别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的扩张所采取的渗透战略的不同理论的研究。具体来说,我将会尝试把不同的理论结合起来,以便找到最好的方法来解释这种现象。此外,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如“为什么,如何以及在何处进入中国银行业”将添加在本章中。 在第四章中,我将会举一个有关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在中国的具体例子。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在90年代初是第一家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的意大利银行,虽然在当时由于低的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相关法规的缺乏很难进入市场。在这一部分中,我将分析其战略和商业活动,重点在于上海的经营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