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韩中建交以来,韩中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交流。尽管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总起来说是两国共识越来越多,合作越来越广。特别是每年中国民众出国到韩国和韩国民众到中国的也越来越多了,由于经济交往的频繁,人员往来逐年增加,韩国民众把自己通过亲身经历得到的对中国各个领域的认识带到了韩国,这大大加快了韩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在这个信息社会,人们又不仅仅限于者一种方式,媒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大多数韩国民众来说,他们主要的信息来源是韩国的媒体。也就是说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感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韩国本地的媒体的报道和宣传。这样来说,韩国媒体通过宣传报道勾勒构建的中国新闻框架直接关系到绝大多数韩国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与态度。通过对韩国媒体关于中方的报道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韩国普通民众的想法和认识。
本论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韩国代表性的媒体《朝鲜日报》。《朝鲜日报》作为韩国历史最悠久、也最具有影响力的报纸,是韩国人心中很权威的报纸,自然也就是韩国人看来言论最科学最公正的报纸,因而《朝鲜日报》在韩国的影响力可以想象。通过对《朝鲜日报》中和中国有关的报道进行系统、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勾勒出《朝鲜日报》所代表的韩国民众所认识的中国形象。为了研究方便,本文选择了《朝鲜日报》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期间的396日对中国的报道进行研究。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也可以看出2008年这一特殊年份韩中关系的特点。本文重点研究这个期间该报纸对中国报道的整体框架和内容特征,分析该框架在这一年中有无变化趋势以及这些变化的特点和背后的成因。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定量分析,并借鉴流行的框架理论作为指导,对这一期间《朝鲜日报》中中国报道部分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别考察。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我们选择的《朝鲜日报》样本符合我们的研究要求。一年多中《朝鲜日报》对中国的报道持续、充沛、稳定,报道内容多为时事、动态消息,经济议题、外事议题、奥运议题、灾害议题关注更多。政治机构或政府人员在消息来源中最多尤其是中国政治机构或政府人员比例很高。中国大陆是新闻报道的焦点地区。涉华新闻以中性新闻为主(包括混合新闻),其次是负面新闻,负面新闻量是正面新闻量的两倍多。第二,从动态上来说也有几个特点:第一建构季度的经济议题、外事议题、交流议题、政治议题的报道量最多,而奥运新闻报道、灾害新闻报道、食品及药品议题分别集中在第三个建构季度(2008年4月至6月)第四个建构季度(2008年7月至9月)。犯罪议题报道持续增加。在消息来源上韩中国政府所占比例上升,外国政府所占比例下降。外国专家在消息来源中所占比例上升,中国专家比例下降。而在第三个建构季度中,中国一般群众作为消息来源的所占比重多。报道区域上中国大陆报道比例上升,第三国家及世界报道比例下降。这些特征及变化彼此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后面正文中有所证明。
在文章最后,笔者对这一年来《朝鲜日报》反映的中国形象做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