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图像特征与其生物学指标ER、PR及Cerb B-2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及预后推断等提供更精确的超声影像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集的94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及石蜡切片,参照BI-RADS分类标准对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各特征进行分组,组间分析对比得到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其分子生物学表达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的形态特征、直径大小及肿块纵横比与ER、PR及Cerb B-2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边缘表现为毛刺征组中,ER基因和PR基因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此征象阴性者(P<0.05);在边缘有高回声晕者及出现后方回声衰减的肿瘤中,ER基因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与此征象阴性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超声表现中探及微钙化及丰富的血流信号时,常提示Cerb B-2的表达呈阳性(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时,ER、PR基因常为阴性表达,Cerb B-2基因为阳性表达(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图像特点与癌肿的生物学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超声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可提示乳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乳腺癌超声表现为癌肿边缘毛刺征、高回声晕征及淋巴结转移阴性时,多提示ER基因的阳性表达率更高,更适合临床内分泌激素治疗,且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癌肿中出现微钙化灶、丰富血流信号及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患者中,Cerb B-2基因阳性表达的细胞所占比率较高,此时多提示肿块的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及肿瘤复发的风险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