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诗学历来是可以与诗经学、楚辞学、选学、红学等并列的“显学”。但杜诗学的建构明显不如其他几个“学”成功,理论建构也较为滞后。特别是当今学界对杜诗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断代研究往往忽略辽金元三代的杜诗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和不足。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不揣浅陋,欲从基本文献的爬梳剔抉入手,寻绎出这一阶段杜诗学的特点。辽金元三代杜诗学处在宋代杜诗学和明清杜诗学两座高峰之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质。宋人解读杜诗、阐释杜诗,多微言大义,注重深挖杜诗的思想内涵,提出了诸如“一饭不忘君”、“忠爱”等说法,出现了“千家注杜”的盛况。辽金元三代对杜诗的解读与宋代完全不同,杜甫的形象也有所转换。那些严讲华夷之辨、充满忠爱之思的诗作往往被他们忽略。辽金元注杜者远远少于两宋,杜甫在他们眼中更像一位清贫、高洁的隐逸之士。不过,辽金元人重视对杜诗诗艺的探索,不再把杜诗像宋人那样当做某种思想的载体,开始了从纯文学的角度审视杜诗、研究杜诗,这就使杜诗的文学特征得到回归,使其脱离宋理学家所赋予给它的“载道”符号功能成为可能。这也就开启了明清杜诗学重视从各个方面研究杜诗诗艺的传统。本文约十六万字,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分别从百年来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以及韩国学者的杜诗学研究状况进行述略。又对当前有关“杜诗学”定义的争论进行了回顾,得出了我们所认为的“杜诗学”的含义。接着又就杜诗学“断代研究”进行综述,得出辽金元段杜诗学研究极度薄弱近乎空白的结论。最后指出研究辽金元杜诗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是辽代杜诗学。在这一章里,首先介绍辽代社会环境和文化特色,指出辽代杜诗学与宋代相比是难以相提并论的,但在冷清的表面下却也潜流涌动。第二章为金代杜诗学。金代在杜诗学的发展链条上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元好问《杜诗学》一书首次提出“杜诗学”的概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惜,元氏提出杜诗学概念以后,数百年来未得到响应,不能不说非常可惜。但是,金代作为杜诗学确立的时代却是毋庸置疑的。第三章为元代杜诗学(上)。第一节论述元代时代特色,指出元政府尊崇杜甫超过其他任何朝代,大力印行杜甫诗集,赠谥号“文贞”给杜甫。第二节重点论述了方回的杜诗学,观照对象是其《瀛奎律髓》、《桐江集》等著作,指出方回尊杜是欲建立“一祖三宗”的诗统,借杜诗以自重,但客观上却对元人习杜、研杜、学杜,宗唐得古等风尚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第三节就戏曲这种新颖的反映杜甫及杜诗的载体先进行述略,进而分析其特色及在杜诗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四节将元代诗文序跋中有关杜甫及杜诗的材料按照当前杜诗学研究的几个大方面进行分类胪列并加以简单分析。第四章是元代杜诗学(下)。这一章是全文的重点,论述了元代留存至今的几部注杜集子。分别是虞集《虞注杜律》与张性《杜律演义》,范梈《杜工部诗范德机批选》,赵汸《杜律赵注》,董养性《选注杜诗》,高楚芳《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共六节。第一节总体论述元人注杜本子的地域分布并对已经亡佚的本子简要介绍,得出元代注杜南盛北衰的结论。第二节梳理《虞注杜律》与张性《杜律演义》真伪的问题,得出虞注《杜律》是伪作,但绝非虞集所为。并进一步论述了二书的特点及其影响:虞注《杜律》虽为伪作,但有明一代,流传甚广,影响巨大,且流传海外,反而淹没了其原注本张性《杜律演义》的光芒;张性《杜律演义》首开选注杜律的先河,其开创之功不可抹杀。第三节论述范梈《杜工部诗范德机批选》等著作,指出范梈重视杜诗的思想内涵,主张诗歌应当关乎世教,反映现实,更多是继承了宋代杜诗学的观点,但其简洁注杜甚至只有白文杜诗则又是元人所共有的特点。第四节赵汸《杜律赵注》亦有开创之功,简洁亦是其最大特征。第五节论述董养性《选注杜诗》。首先考证董养性其人,纠正历来两董养性混淆的问题;接着考辨《选注杜诗》版本流传情况;又对《选注杜诗》与《杜诗详注》的异文进行考释,指出董养性《选注杜诗》的重要价值。第六节分析《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首先指出该著作应为刘辰翁、高楚芳合著之作,进而介绍其成书过程,总结其体例特征,又重点论述其在海外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