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汉文文献、已释读出的佉卢文等多种文字文献、考古资料与民族调查资料,考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7世纪前期西域绿洲农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农业与自然、社会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了这近八百年间总的发展趋势和各阶段的特点。
在总的发展趋势上,东部吐鲁番盆地绿洲农业逐渐发展繁荣,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域绿洲农业经济由于自然条件形成的西强东弱的格局,绿洲农业发展差距拉大。这一发展趋势又呈现出阶段性。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初,西汉逐步将匈奴势力驱逐出西域,维持西域各绿洲政权的相对独立性。基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寄田”、“仰谷”为纽带,西域形成多个以当道绿洲政权为中心的小经济圈。西汉在塔里木河中游、罗布泊地区及吐鲁番盆地开展屯田,采用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使这些地区得到迅速开发。以“积谷”为纽带的更大的农产品贸易经济圈也由此形成。但屯田区与绿洲政权的生产技术出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另因自然环境及人口资源的地域差异,西域绿洲农业经济呈现西强于东、北强于南的格局。
公元1世纪初,因国力衰退,西汉势力从西域撤出。直到4世纪末,西域周边无一强大势力能够控制该地区。在此情况下,西域各绿洲大国吞并近旁小国,人口资源向绿洲大国集中,形成多个绿洲王国称霸西域的局面。各绿洲王国为增强自身实力,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可能与王国的政治体制有关,生产中的人身依附性较强。中原政权的屯田经营范围较西汉缩小,局限在罗布泊地区与吐鲁番盆地,使这两地区得到持续开发。其中,东部吐鲁番盆地因中原人口不断涌入,发展成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区。中原王朝的屯田机构向绿洲王国推广犁、牛耕技术,使西域绿洲农业的整体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绿洲王国仍实行粗放性经营。
自公元5世纪初,西域外部先后兴起多支游牧势力。直到唐朝统一西域前的7世纪前期,各游牧势力在西域展开角逐,时有中原政权的参与。西域绿洲因此频遭战乱,农业生产受到破坏。以自然环境较脆弱的东南部绿洲最为严重。吐鲁番盆地却因北凉残余势力的涌入,成为人口密集区,农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关系中的人身依附性较前一阶段的绿洲王国有所减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吐鲁番盆地种植业生产结构仍是典型的旱作类型。人多地少的矛盾,促使吐鲁番盆地实行集约性经营。该地成为西域绿洲农业经济最为发展的地区,与其它绿洲农业发展形成巨大差距。另外,在东西文化交流发展繁荣的基础上,西域绿洲不断引入新的农业品种。这一时期,桑、蚕、棉花等已在西域绿洲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使西域绿洲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7世纪前期,西域绿洲农业的发展变迁是自然与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受周边游牧势力和中原农耕势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