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着+NP+不+VP”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较为常用的构式,具有强烈的主观情态。本文运用相关语法理论对该构式进行研究,涉及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章对该构式各构件进行了详细解析。根据各大工具书对“放”的字义解释,认为“放着+NP+不+VP”构式中“放”源义为“停止进行”“搁置”。变量NP具有可选性、对比性、不可放置性。VP以单音节为主,也会以多种动词短语结构的形式出现。从构件之间的关系看,除了少数情况,“放着”与VP共用一个宾语NP。第二章考察了该构式的句法功能和形式特点。从句法功能上看,该构式主要充当谓语,有时充当定语,此外也可单独使用,但主要是作复句的分句。从实际使用中,该构式在形式上会发生一些变异,主要是NP的提前和省略、构式的分化、构式框架的叠加使用等,其中形式变化、结构凝固的典型代表是——“放着不管”。第三章结合标记理论分析了该构式的语境频率分布情况,认为负面语境是其无标记语境,负面语境的倾向性与NP的范围扩展有关,NP在该构式中以抽象名词更为典型,抽象名词象征性和主观性都比具体名词强,另外一个因素是该构式常与情感贬斥类因子共现,从而倾向于和负面语境相关联。NP既是该构式的对比焦点又是否定焦点,通过与对比项共现、移位至非常规位置、标记成分等方式实现焦点突显。该构式因为常出现在口语语体,并受到话语双方价值观的差异、“放着”虚化带来主观义增强等因素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性。该构式通过说话者视角、情感、认识三个没有绝对界限的方面来集中体现主观性。第四章梳理了 “放着+NP+不+VP”构式的历时来源和发展,该构式从先秦至唐代历经了动词“放”强势进入放置类构式、放置类子构式与动词“放”发生互动、动态放置义向静态持续义等一系列过程。宋元时期产生“放着”类特殊结构”,明清时期结构基本成型,“放着+NP+不+VP”构式由此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