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衲被从最初一件温热床第的日用品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广泛象征意义的审美主体和文化文本。作为“美国人、尤其是女性崇尚的艺术形式”,百衲被已经替代了“大熔炉”,成了美国文化、民族身份的中心隐喻。它包容异己、尊重差异、消解中心、在碎片中求完整、在断裂中求弥合等喻义涵盖了现代社会对性别、种族、阶级、文化等内容的关注。它不仅改变和丰富了人们对行为、目标和个人创造力的理解,同时强化了形式与内容,媒介与意义,碎片与弥合的动态关系。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得主,她的作品享誉世界。评介其作品的专著、文章更是不胜枚举。然而迄今为止,除了国外几篇评述莫里森的《宠儿》中百衲被意象的文章之外,还没有人尝试用百衲被审美理论来系统地阐释莫里森的小说,尤其是蕴含在其作品内外在碎片中求完整、在断裂中求弥合的喻义。这一现象激发了我们开始缝缀自己“批评之被”的思想:一项以探究叠加于莫里森“文化百衲被”中的艺术诉求为目的的新课题。
随着对百衲被的认识和理解的加深,我们意识到人生何尝不是由不同的时空碎片联结成的生命百衲被?人类世界、地球、宇宙何尝不是一袭袭色彩纷呈的自然百衲被呢?而以反映和描绘生活与世界为宗旨的文学写作与百衲被缝制的过程不谋而合。百衲被对各色各样碎片的包容和小说从生活的细节中提炼意义的能力颇为相似。
受百衲被审美理论的象征意义和方法论意义的启发,我们重读了托尼·莫里森的八篇小说。它不仅使我们对美国黑人的过去与现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走进了莫里森小说的背景、内容、形式和语言运用,更让我们看到了莫里森的艺术困境:既在竭力寻找碎片(多样性),也在努力追求聚合(统一性)。这一切都表现在她的思考、想像、期待、回顾、责任感、爱与梦想之中。莫里森的小说在我们的研究中被还原成百衲被,而她自己也就成了一位百衲被缝制者:一位在碎片与断裂中求完整和弥合的文学、文化缝被人。片片块块尽显意,一丝一线总关情。莫里森用一袭袭蕴含着厚重情感的文化百衲被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安慰,让我们在浮华、喧嚣的“冬日”里夜夜好梦。
像百衲被缝制的过程一样,本论文以“穿针引线”开始,综述了莫里森小说在国内外学界的接受和反应后,追溯了百衲被审美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百衲被审美理论的概念及其象征意义。百衲被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缝被人创造性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人们尝试改变现状、追忆过去、彰显思想、寄寓梦想、传递关爱的有效工具。它包纳碎片与完整、断裂与弥合于一体,不仅预示着不同文化、种族间融和的可能性,也掩匿着它们之间的隔阂和断裂。
缝制百衲被首先是从旧有的布料中剪取形状各异的布片。因此本论文的第二、三章“剪布片一文本碎片聚集”剪取并展现了散落于莫里森小说中无处不在的文本碎片。第二章以展示莫里森小说文本中的物体碎片、人体碎片和精神碎片为主。第三章延续前一章的内容,探讨了家庭碎片、社区碎片以及象征意义上的种族和文化碎片。既然“在碎片中求完整,在断裂中求弥合”是缝制百衲被的目标和特质,我们祈望在莫里森的小说中发现其文本碎片背后求弥合、求沟通的意旨,尽而制作一个能清楚表达我们思想的、完整的批评之被。
论文第四章“碎片拼缀来的布块”,论述了莫里森小说中时断时续的叙述是如何把故事情节阻隔成个性鲜明的“布块”,并以此凸显作者的艺术诉求的。莫里森的小说大多通过循环、反复的多重叙述声音对事件进行多重阐释,以揭示事件本身、推进情节发展。因为没有常规意义上的高潮,所以也很难找出事件的“开头、发展和结尾”。而这一对中心(高潮)解构式的故事缝合方式,反而扬升了每一个独立部分的功能和意义。正如祖上缝被人把不同色彩、不同图案、不同质地的布块缝制成百衲被一样,莫里森用她所偏爱的、本土的和零散的知识信息,用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背景材料缝制成色彩斑斓的故事片段,为“她的人民”求声音、求在场、求身份、求关爱。
人生如同百衲被,人们常常会把对昔日的记忆叠印在细密的针脚里。针针线线、片片碎布犹如记忆的河流,追溯着他们曾经的坎坎坷坷,起起落落,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从象征意义上说,百衲被压缩了历史,并通过重忆(re-memory)历史使现在更有意义,使未来更具色彩。论文的第五章“缝缀记忆:历史片段拾遗”阐述了莫里森是如何在自己的文学百衲被中缝缀起美国黑人的历史记忆的。作为一个生活在美国文化传统下的非洲裔黑人,莫里森不仅试图阐明黑人的民族身份,还力图重见非洲传统记忆,再现未被言说的、难以言说的美国黑人的创伤经历。她把自己的声音、梦想和期待用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碎片连缀在一起,使自己的灵感、爱心和责任在或繁或简的图案间徐徐释放。
为使百衲被更耀眼、更具启发意义,人们还会选择一些质量上乘、色泽艳丽的线段来绣刺布块与图案以增强其寓意,这如同文学作品中作者用偏离常规的语言来凸显自己的意图一样。第六章“被面上的花饰”从文体学角度,分词汇偏离、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和书写(音系)偏离四部分探讨了莫里森小说中夺人眼目的语言偏离现象。这些偏离常规的语言并非表面上的装饰,其间标识出莫里森对话语权力的突围与个性的张扬。她越过语言的藩篱,超越传统的话语规诫,不仅为自己的文学百衲被缝添了视觉意义上的神韵与美丽,还为其增加了文化意义上的宽度、厚度和深度。
第七章“缝合”探究了莫里森是如何诉诸于碎片与断裂,缝制出自己的文学、文化之被的。从剪取碎片起,百衲被缝制从一开始就趋向于整合。从莫里森的这些文本碎片中,我们看到了隐匿于其背后作者追求弥合与完整的丝丝印迹。如果说她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1970)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完全断裂的世界的话,那么她最新的小说《爱》(2003),继承了前几部小说[《宠儿》(1987)、《爵士乐》(1992)和《乐园》(1997)]中人物间关系的和解,强调了弥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断裂的物体里缝进了她对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物质生活的祈求;残缺的身体上展现的是她对黑人身体健全、身份在场的祈望;对人物精神分裂的描述映照出她对黑人保持身心平衡的期盼;爱则是那些破碎家庭得以团圆的重要因素;责任和自信方能缝缀起社团间的隔阂。而要弥合种族、文化间的断裂,包容异己、尊重差异则不失为一条可取之路。至此,饱含着莫里森“一枕清宵好梦”的文学、文化百衲被缝制完成。
第八章聚焦于莫里森在其文化百衲被缝制完成后所面临的问题。百衲被悖论性地融碎片与完整于一体,断裂与弥合于一身。统一是其目的,多样性是其基础。在历史的断片中,莫里森完成了文化百衲被的缝合,但却把自己缝进了这些碎片之中:她一方面呼吁美国黑人注重历史,不忘伤痛,一方面又努力引导他们走出过去的阴影,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一方面揭露白人文化霸权的主宰地位,一方面又对白人文化载体的个人及其行为持肯定态度;一方面谴责白人种族主义的暴戾给黑人带来的挥之不去的阴影,一方面又直面黑人种族主义言行;一方面尽力呈现美国黑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断裂,一方面又期望把它们缝合成完整的一体;一方面追求文化和种族的多样性,一方面又渴望文化与种族间的同一性。
对于莫里森艺术困境及艺术诉求的思考构成了本论文的结论。如前所述,对百衲被价值的判断不应局限于它的温暖和美丽,它们实际上包裹着太多的情感因素。莫里森用自己的爱和双手,缝制了一袭多彩的文化百衲被,它是美,是力量,是希望,是期待,是梦想。
她用无处不在的物体碎片、身体碎片、精神碎片、家庭碎片以及社区碎片展示了美国社会种族、文化的断裂。她用叙述片段为她的人民求声音、求存在、求在场;用历史片段为他们求自尊、求自信、求未来;用偏离的语言为他们求反抗、求突破、求权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在莫里森的文化之被下,看到了这位有高度责任感的作家更深层的梦想:对碎片的关注,表明了她对种族、文化多样性的追求,她对中心的解构,对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者、白人与黑人等二项对立的超越;她包容异己,尊重差异,则表现了她对真正的民主、平等思想的渴望;她艺术性地追求整合,体现了她对实现人类同一性的向往;她对黑人历史和过去的悖论性的关注体现了她对美国黑人精神自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思考;而她对白人种族主义行为的隐性痛陈和对黑人种族主义意识的直面暴露则体现出她对和谐、和平的期求。当今,国与国之间物质、经济利益上的争端依然存在,种族间战争的硝烟还在弥漫,恐怖主义活动甚嚣尘上,而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并维持一个和谐的民族、文化新秩序,托尼·莫里森用她的文化百衲被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喻:包纳异己,求同存异,努力保持碎片与完整、断裂与弥合、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动态平衡,既“不要把它们分开,”也“永远也不要把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
结论中我们还提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一,百衲被审美包纳多样性和多重性,表明了它追求文化个性独特的意识;但这种过分追求差别权的意识,有可能将文化差异绝对化,导致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而妄自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同样,一味地追求同一性的意识与行为,又有可能藐视或抹杀他者的个体特性、或滋长强者至上的思想。而这两者都会为霸权意识、行为及其新的种族主义思想的产生提供温床,都有背于百衲被审美理论在尊重差别的基础上追求弥合的终极意义。因此,把持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碎片与聚合、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动态平衡关系并非易事。其二,在当今社会中如何保证百衲被的文化、社会功能及意义不受商业、信息时代的冲击也有赖于我们不断地探究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