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台至华亭高速公路是西北高速网络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的溜石沟滑坡位于线位布设的走廊内,严重制约了拟建公路的顺利施工。为了高速公路的稳定建设,在熟悉区域地质的情况下,开展了野外实地的勘测,为了查明滑坡的地质工程特征、演化发展过程,运用了包括室内试验等在内的多种手段;针对滑坡稳定性,运用极限平衡法进行了定量评价,运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建立假三维数值模型,对不同工况下典型剖面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分析其应力、应变以及位移变化的特征,同时模拟了治理后的抗滑桩的阻滑效果。改变抗滑桩布设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桩间距、内摩擦角以及内聚力作用下的土拱效应。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勘探、钻探,室内试验等地质手段查明了滑坡的基本形态、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分析了滑坡的演化过程,明确了导致滑坡再次复活的主要因素为岩土结构、降雨、地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2)运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不同工况稳定性分析:包括天然工况、暴雨或持续降雨工况、暴雨加地震工况。结果表明:(1)天然工况下为稳定状态,(2)暴雨或持续降雨工况为基本稳定~稳定状态,(3)暴雨加地震工况为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3)在MIDAS/GTS分析软件中建立该滑坡的Ⅱ-Ⅱ’剖面的数值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天然状况下应力大小呈上小下大分布,剪应变集中在滑带处,未形成贯通的滑面,在饱水和地震加饱水情况下,滑坡的应力、剪应变、总位移趋势相似,程度都比天然状态下大,滑坡稳定性也变差;稳定性计算和软件模拟的稳定系数结果相近。(4)利用MIDAS/GTS分析软件对治理后滑坡进行模拟计算,对比治理前后,剪应力区明显缩小,剪应变的数值也大大减小,可看出滑坡总位移量在治理后明显小于治理前位移量,治理效果明显。MIDAS/GTS软件中计算出的治理后稳定系数符合规范要求。(5)在MIDAS/GTS分析软件中改变抗滑桩的布设条件,分析不同桩间距、内摩擦角及内聚力对土拱效应的影响规律:抗滑桩桩间距在增大的过程中,土拱效应先增强再减弱,超过某一间距后,土拱效应不再发挥作用;内摩擦角从0°增大到15°的过程中,土拱效应增强趋势明显,内摩擦角从15°增大到30°的过程中,土拱效应继续发挥作用,增速缓慢;内聚力从0kpa增大到15kpa的过程中,土拱效应增强,有利于提高桩的阻滑作用,内摩擦角从15pka增大到30kpa的过程中,土拱效应继续发挥作用但不再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