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区两次雷暴过程电荷结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观测分析推测高原地区雷暴多为三极性电荷结构,底部拥有较大的次正电荷区,但没有能表明中国内陆高原特殊型雷暴云上部正电荷区是否参与放电,这种雷暴云上部究竟有没有正电荷区的存在?这种雷暴的电荷结构究竟是反极性结构,还是具有较大底部次正电荷区的三极结构,还是底部次正电荷区较大,且无明显上部主正电荷区存在的三极性结构?为了进一步了解高原地区电荷结构的形成及其结构特征,本文采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模式对青海大通地区2011年7月29日和2013年8月10日两次雷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分析了青海高原地区的电荷结构特征以及闪电先导极性特征,并从向上水汽通量、比含水量及冰相粒子源项这些微物理角度方面分析了其主要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地区环境温度低,较弱的上升气流难以持续向上输送足够的水汽,到达一定高度后会形成液态降水,造成的下沉气流会将其截断,且雷暴云的整体高度也比较低,对流云也因而很快的消散了,上升气流弱时雷暴生命周期较短。低层有较强的风切变时,地面辐合上升增强,能够不断输送水汽,冷出流能够抬升暖气流,有利于多单体的形成。(2)冰晶和雪花粒子生成主要受到水汽的影响,无论上升气流强弱时,冰晶和雪花粒子主要依靠水汽凝华不断增长,但上升气流弱时冰晶会更多自动转化成雪花粒子,上升气流强时冰晶会更多转化为霰粒子,霰主要与云滴、雨水和冰晶碰冻,主要消耗了云滴的比含水量,冰相粒子在上升风速的加强下,它们质量产生率也会增快,对其分布高度的影响较大。(3)青海地区雷暴电荷结构发展特征:雷暴云弱上升气流形成时期,云内先形成一个下正中负的电荷结构,两个电荷区电荷密度都比较大,在暖云层可能会形成负电荷区。随着上升气流不断加强作用下,冰晶与雪花抬升到更高的地方,雷暴云其上部又形成了较强的正电荷区构成三极性结构,其中主正、负电荷区两者皆深厚,下部正电荷区减弱,但范围深远且时间比较长。(4)对流较弱时,此时上升风速较低,云体高度会受限,云内冰晶和雪花粒子多集中在中部,在一定有效液态水含量(EWLC)下,大小粒子碰撞后,小的冰晶和雪花粒子带负电,而大的霰粒子带正电,同时雪粒子分布的中心低于或等于冰晶粒子的中心,也会形成与冰晶粒子相同的电荷结构。随对流发展如果有较强的上升气流,上升风速增强,云内冰晶粒子会开始抬升,在非感应起电机制作用下,上部正电荷区由一部分冰晶和雪粒子荷正电形成,云中部的负电荷区由霰粒子与部分冰晶荷负电形成,而霰粒子荷正电形成云下部的正电荷区。在非感应起电的背景下,感应起电加强了底部正电荷区和中部负电荷区,感应起电下霰和云滴粒子电荷密度对电荷结构起到了一定加强作用。
其他文献
地表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影响着天气演变、碳水循环和气候变化,感热通量是地表与大气之间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是地表加热大气的主要途径。目前,涡度相关技术被广泛用于观测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感热交换,但该技术需要的设备价格昂贵、数据后处理复杂,导致其观测站点有限、空间代表性不足,急需发展设备价格低廉、观测原理简单和计算算法准确的新的感热通量观测技术。通量-方差法基于方差相似性原理,仅需温度标准差和大气稳定度判
云在天气气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云的时空分布和微物理特征对全球辐射能量平衡等都有重要影响。随着气象卫星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使用卫星对地球大气进行观测已经成为研究地球大气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入轨运行使得国内外研究学者可以对地球的某一区域进行长时间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其中,云掩膜(云检测)产品作为卫星遥感基础,是下游定量应用中最基础的产品之一。本论文研发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光谱成像仪
雾是一种具有垂直结构的天气现象,多数研究对雾微物理特征的认识仅局限于地面。2019年1月和2020年1月在寿县地区进行了两次雾微物理外场综合观测试验,本文结合系留边界层探测系统、气象梯度塔、自动气象站和涡动协方差通量观测系统等资料,分析了三次辐射雾过程地面和20 m高度的雾微物理特征,并讨论湍流、水汽通量等因子对雾微物理特征垂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次辐射雾过程前期均出现连续降水过程,近地面水汽
雾中的低能见度严重影响着海陆空交通运输,对雾能见度的准确预报是减少雾灾损失的重要保障。因此,改进雾能见度参数化方案尤为重要。本文利用黄山光明顶的云雾综合观测资料,对云雾能见度的影响因子以及相关的微物理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对已有的能见度参数化方案进行比较,验证了数浓度和含水量是雾能见度的重要影响因子。已有方案中的系数往往取作常数,但研究发现这些系数与微物理量本身紧密相关。通过建立拟合系数与数浓
2016年6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出现了一次EF4级龙卷过程,共造成99人死亡,846人受伤,是1950年以来江苏省第二个EF4龙卷。本文利用ARPS(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模式,采用水平分辨率分别为9 km、1 km、250 m和75 m的四层单向嵌套对该龙卷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75-m网格成功模拟出一个EF4级龙卷,相较于实际阜宁龙卷
湍流是影响云和降水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复杂的云雨微物理过程息息相关。本文利用L波段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和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探测数据分别进行了云雨湍流以及微物理参数的反演和分析。一方面通过分离风廓线雷达的双峰型功率谱数据,反演得到雨区湍流耗散率和雨滴微物理参数,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另一方面利用毫米波云雷达功率谱数据,分析不同云型的湍流特性,对湍流耗散率反演误差进行评估,并反演得到层云微物理
大气边界层高度与沙尘气溶胶的起沙量密切相关,模式模拟的夏季边界层高度远低于实际。在YSU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利用民勤站站点的探空数据和常规气象数据,以及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FNL再分析资料,并耦合到Tang等构建的一个尘卷风起沙方案中,对2019年夏季6~8月的腾格里沙漠地区展开研究。首先利用MYJ、YSU、BL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研究区域气象要
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沙漠地区是东亚地区最大的沙尘源地,对中国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WRF-Chem模式首先针对五种起沙参数化方案的适用性和中国北方沙尘过程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进而通过动力降尺度对未来中国北方起沙过程变化进行了预测。预测中较为全面地考虑了气溶胶、温室气体和土地利用对天气、气候和起沙过程的影响,使得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五种起沙参数化方案中,S
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本文对比分析了六种大气边界层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BouLac、MYJ、UW、YSU、ACM2、SH)对台风“利奇马”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边界层方案对“利奇马”路径的模拟结果影响较小,但对其强度和结构演变的模拟结果影响显著。其中,局地闭合方案UW模拟的结果最强,局地闭合方案BouLac次之,而局地闭合方案MYJ和三种非局地闭合方案YSU、ACM2和SH的模拟强度都
本文基于WRF-Chem模式的MOSAIC(Model for Simulating Aerosol Interactions and Chemistry)气溶胶参数化方案,利用集合平方根滤波(Ensemble Squaer Root Filter EnSRF)方法和IMPROVE(The Interagency Monitoring of Protected Visual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