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制备聚酯无纺布及其亲水改性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appykaijie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酯材料和聚乙烯醇(PVA)均为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高分子聚合物,疏水性的聚酯纤维主要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纤维,其中PET纤维的力学性能强于PBT纤维,PBT纤维柔顺性优于PET纤维。本课题制备的无纺布拟应用于电池隔膜和生物过滤等领域,所以要求薄膜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与优异的亲水性,需要对聚酯薄膜进行改性。同时本论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聚酯PBT纤维膜、聚酯PET/PBT共混纤维膜以及PBT/PVA复合纤维膜,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气体透气量/透气率测试仪、万能试验机、水接触角测试仪、红外光谱仪等仪器进行测试分析,分别探索了制备不同薄膜时的最佳纺丝工艺。静电纺丝制备聚酯PBT薄膜时,分别探索了纺丝液浓度、纺丝电压、纤维接收距离以及聚合物溶液推送速率等因素对静电纺丝过程的影响,摸索出最佳工艺为:纺丝液浓度18%,纺丝电压28kV,纤维接收距离6cm,纺丝液推送速率0.003mm/s。静电纺丝制备PET/PBT共混膜时,选用PET与PBT共混纺制,是为了提升聚酯PBT薄膜的抗拉伸性能,同时两者结构相似,共混状态良好。在此章实验中,着重探讨了两种聚酯之间的共混比例对薄膜纤维形貌、抗拉伸等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当共混纺丝液为25%,纺丝电压为24kV时,纤维形貌良好,聚酯PET/PBT共混膜最佳质量比为1:1。拉伸性能测试表明聚酯PET/PBT共混膜的力学性能比纯聚酯PBT膜增强了3-4倍,薄膜的力学性能得到极大提升。静电纺制备PBT/PVA复合膜时,摸索了两种不同的溶剂体系,分别为三氟乙酸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TFA:DCM=4:1)体系和六氟异丙醇(HFIP)体系。在三氟乙酸溶剂下,静电纺丝法制备的复合膜纤维形貌良好,但复合膜的水接触角为120°,虽低于纯PBT膜的水接触角132°,但仍为疏水性膜,亲水改性失败。经红外光谱及XPS测试表征后,表明三氟乙酸溶剂会与聚乙烯醇(PVA)发生聚酯反应,疏水性的氟元素会接枝到复合薄膜上,而氟元素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导致聚酯薄膜亲水改性失败。在六氟异丙醇溶剂下,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亲水性能优异的复合纤维膜,其最佳工艺为PBT/PVA质量比5/1,质量总浓度为16%,纺丝电压26kV,纺丝推速为0.003mm/s,接收距离为6cm,制备的纤维形貌良好,其纤维平均直径为500-600nm。水接触角测试仪显示复合膜的水接触角为0°,并且水滴从开始接触薄膜表面到完全润湿薄膜所需时间仅在1s之内,亲水性能优异,可广泛应用于生物过滤、组织工程和电池隔膜等领域。
其他文献
侗族"人工育林"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具有传统资源、技术运用的代表性和价值,表达了我国林业的一个重要文化遗产,在当代它仍具科学的适用性以及文化保护的历史价值和林业生态旅游
<正> 一、绝对贫困化在资本主义下工人阶极贫困化问题中,对于相对贫困化的内容,大体上是明确的,大家的意见差不多是一致的;但对于绝对贫困化的内容,就不很明确,意见也有些分
<正> (一) 1955年是显示出自动化及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奇迹和可能性的一年。所有主要工业国家都举行了会议,并且又召开了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国家会议,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已经
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防治职业病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是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她亲历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作为中国第一代
<正>传承了三千多年的文言文,记载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辉煌,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民族精魂的载体。由于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直占据
崔健被誉为中国摇滚教父,其摇滚乐以独特风格引领一代摇滚时尚,在整个音乐界掀起了一阵艺术狂潮。崔健的歌词更是被称为一代人的心灵抒写,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
驾驶人交通安全教育作为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幸福生活。目前,我国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单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教育内容没有考虑驾驶人个体差异性,缺乏针对性,致使交通安全教育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与此同时,和驾驶人数量一同急剧增长的还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业务所产生的大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智能分析、管理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选取最新的开源大数
地方特色资源对推动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具有特殊作用,但二者的有效结合是这种作用发挥的关键所在。本文在介绍了地方特色资源的概念及基本类型的前提下,主要探索了地方特色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对一次能源的消耗巨大,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严重不平衡,一次能源消费占比过大,太阳能、风能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