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体在战争创伤、严重外伤等大量失血情况下,会出现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循环血量重新分配。此时肠道作为内脏器官,其血流量首先减少以保证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的血供,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的肠粘膜细胞将受到缺血、缺氧的一次打击。当患者经临床救治,进行液体复苏后,肠道恢复灌注时,肠粘膜细胞将受到再灌注的二次打击。因此,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并且十分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导致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继而引发肠腔内毒素、细菌的易位,最终引起SIRS、SEPSIS甚至是MODS的发生,影响该类患者的临床预后。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鱼油中重要的活性成分,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营养物,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其对肠粘膜屏障的紧密连接有保护作用,静脉应用能够短时间内部分取代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花生四烯酸(AA),从而改变炎症反应的信号传导通路,发挥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另外,n-3PUFAs还能够钝化机体对内毒素的应激反应。本课题通过建立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动物模型研究了n-3PUFAs对该类大鼠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对复苏后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第一部分n-3PUFAs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目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后,常出现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及血流动力学不稳。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探讨n-3PUFAs对复苏后全身炎症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n=72,250±30g),随机平均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休克组(shock)、休克复苏组(HSR)、ω-6组、ω-3组、ω-3治疗组。氯胺酮腹腔麻醉后,暴露右侧股动静脉并插管,诱导休克,使平均动脉血压维持在35-40mmHg之间,持续60min。后利用回输1/2失血量的全血和Ringer’s液进行复苏,复苏过程持续30min,平均动脉压恢复至休克前的90%水平,ω-6组、ω-3组在复苏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脂肪乳、鱼油(0.2g/Kg);ω-3治疗组在复苏同时通过尾静脉注射鱼油(0.2g/Kg)。各组分别在复苏后30min和4h处死一半大鼠,留取血清标本。结果:ω-3组及ω-3治疗组复苏时使用Ringer’s液量明显小于HSR组(p<0.001)。实验过程中大鼠总尿量ω-3组、ω-3治疗组与sham组无统计学差异,但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01)。ω-3组、ω-3治疗组的IL-6水平的明显低于shock、HSR组和ω-6组(p<0.05),而TNF-α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复苏前或复苏时静脉给予鱼油治疗能够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全身炎症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第二部分n-3PUFAs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肠粘膜屏障的影响目的:n-3PUFAs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药理营养素,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体外实验证实其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炎症反应导致的肠上皮紧密连接损伤。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n-3PUFAs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n=72,250±30g),随机平均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休克组(shock)、休克复苏组(HSR)、ω-6组、ω-3组、ω-3治疗组。氯胺酮腹腔麻醉后,暴露右侧股动静脉并插管,诱导休克,使平均动脉血压恢复至35-40mmHg之间,持续60min。后利用回输1/2失血量的全血和Ringer’s液进行复苏,复苏过程持续30min,平均动脉压维持在休克前的90%水平,ω-6组、ω-3组在复苏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脂肪乳、鱼油(0.2g/Kg):ω-3治疗组在复苏同时通过尾静脉注射鱼油(0.2g/Kg)。各组分别在复苏后30min和4h处死一半大鼠,留取血清标本。结果:ω-3组、ω-3治疗组较HS、HSR.ω-6组肠粘膜病理学形态有明显改善,血清I-FABP水平显著下降,扫描电镜显示肠绒毛排列整齐,紧密连接和桥粒结构完整,激光共聚焦显示绒毛完好,occluding蛋白荧光染色正常、连续,与SHAM组相比无明显差异。ω-3组、ω-3治疗组肠组织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HS、HSR组,与SHAM组无统计学差异。30min观测点,ω-3组、ω-3治疗组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HS、HSR、ω-6组,但到4hours时,其水平与HSR和ω-6组无统计学差异,且明显高于SHAM组和HS组。结论:n-3PUFAs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肠粘膜屏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