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核心是确定人类的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1996年以来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教授和其博士生Wackemagel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为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该方法将区域的资源能源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足迹),并与区域能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够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该论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榆林市1996--2006年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主要通过计算对榆林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发展趋势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足迹日益增大。1996-2006年,该市人均生态足迹从1.5265ghm2上升到3.5842ghm2,增长了近1.5倍,均高于全国和世界水平;2、人均生态承载力供给能力逐年减弱,生态赤字扩大。生态承载力由1996年1.5770ghm2减少到2006年的1.2188ghm2,生态赤字由1997年的0.6716ghm2,急增为2006年的2.5116ghm2,增长了3.74倍;3、对万元GDP、生态足迹多样性和发展能力动态分析发现:榆林市万元GDP逐年下降,从1996年的8.2494ghm2/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2.8823ghm2/万元,属于低效资源利用城市。生态足迹多样性变化不大,而发展能力则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4、运用SPSS对人均足迹和人均GDP作了相关性和回归分析,通过对11年数据统计分析,人均GDP和人均生态足迹相关系数R=0.877,两者正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回归分析中进行曲线拟合,对数函数Logarithmic的拟合度最好(判定系数R2=0.875),通过回归方程预测得出2020年榆林市人均生态足迹为5.01ghm2。5、论文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榆林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榆林市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资源环境子系统整体水平偏低,经济、人口和社会子系统可持续性发展逐年递增,这是基于过度消耗资源环境为代价使榆林市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论文对榆林市如何缓解生态赤字,提高生态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并且就论文存在问题和进一步要深化研究的内容提出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