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是中华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从大量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了鼓。鼓又名“乐君”“震音”“吹云”“圣牛兜”“宝过”和“送君”等。是膜鸣乐器和部分体鸣乐器的统称,以皮蒙制的鼓,以铜铸成的鼓和以石凿就的鼓。汉许慎《说文·鼓》中云:“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由此可见,鼓字原有鼓动之意,象征着大地震动,万物复苏。后世鼓字显特指乐器,但也保留了鼓动之意,成为演奏的术语。宋陈阳《乐书·雅部》:“凡鼓琴瑟、鼓钟、鼓磬、鼓木兄、鼓簧、皆谓鼓。”鼓的另一个意思是特制钟馨敲击之处,也就是主要震动的部位。《考工记·凫氏》:“于上谓之鼓”,古代编钟正面的下部称鼓是主要发音部位。有的钟可敲击左右两个部位发音,这在《考工记》中称其为“左鼓”和“右鼓”。鼓字还被引伸为音律,在曾侯乙编钟的铭文中“鼓”字作为“太声”或“正声”八度组羽、徵、宫、角音的高八度异名。 鼓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其何时成为乐器的年代不详,但根据史籍记载,关于蒙皮鼓的起源有四种:一、圣人制鼓说。《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鼗、鼓、控、揭、塤、篪,此六者,德之音也。”二、伊耆氏之鼓。《禮記·明堂位》:“土鼓、蕢桴、葦龠、伊耆氏之乐也。”三、黄帝制鼓说。《山海經·大荒樂經》:“乐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其声如雷,其名为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黄帝内经》亦云:“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四、神农制鼓说。明罗欣《物原·乐原》云:“神农作鼓。”关于铜鼓的起源还有两说法:一、出自古代西南地区的天竺国。宋陈阳《乐书·胡部》云:“铜鼓,铸铜为之,作异兽以为饰,惟以高大为贵,而阔文馀,出于南蛮天竺之国也。”二、由伏波制铜鼓。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月语·铜鼓》云:“或谓雷,廉至交趾,涉海饶历,革鼓多卑缓不鸣,伏波始制铜鼓为之。状亦类鼓而稍埤,缩腹下杀,周以繁纹,面上八角,皆缀以坐蛙,名为骆越之鼓。”鼓最初的形制是以土为鼓腔,用草扎的鼓棒敲击,后发展成烧土为陶以作鼓腔,最后形成了木质鼓腔、铜制鼓和石制鼓。其设置形式亦是逐步演变而来,早先是随置于地,之后在远古夏王朝时加用了底座以承鼓,在殷商王朝则变为以木柱竖贯之,至周王朝时又形成了架悬鼓的放置方式。后世还发展成持于手中、挂于胸下或腰,以及背鼓、抬鼓等多种形式。南北朝时期,北方中多少数民族混战,使得大量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广泛地传入了中原地区,其中包括许多的鼓,由于当时许多少数民族尚处在游牧部落时期,流动性较强,所以其鼓得形制大多较小,鼓腔腰间内缩,鼓皮用绳索固定,被称为“细腰形”的鼓,可致于地、更能挂在胸前或横于马背。然而中原地区传统的鼓形制于此则有所不同,其鼓腔腹部外凸,被称为“凸腹形”鼓皮以铁钉固定,而且体积相对较大,这与中原地区经济发达、是行屯田制、及人口相对稳定都有极大的关系。这两种形式的鼓在唐朝同登一朝,相互吸收,最后又派生出许多兼有两者长处的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