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由摸着石头过河的“浅水区”到了经济发展“深水区”,在这场经济洪流中,各类企业都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很多中小企业为了不断扩大再生产,壮大自己的企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但是由于近些年国家宏观调控等原因,中小企业越来越难从债券市场融到资金,所以他们逐渐将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市场,证监会历来对于资本市场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加严格的要求。2014年5月,证监会出台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其目的在于促进鼓励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中小企业搭好公众融资平台,规范企业首次发行股票前期、后期的行为,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维护好中国资本市场的秩序。如今,各行各业中一些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试图在国内市场,甚至国外市场寻求上市融资机会,在现有的审核制度之下,什么样的企业是符合上市要求的企业?企业如何才能达到上市的要求?带着疑问,笔者认真对我国创业板上市的相关制度做了全面梳理,选择一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拟上市过程进行案例分析。因为只有通过具体的情况分析,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到证监会对企业要求侧重点在哪里,企业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善。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对国内外主要创业板市场的介绍和比较,如美国纳斯达克、英国高增长市场、韩国KOSDAQ市场等,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按照各个市场的主要要求上市融资;第二,详细介绍拟上市公司审核机制发展的历程,从1993年开始审批制到今天的核准制,以及未来可能施行的注册制,寻找制度发展的逻辑脉络,对现行核准制下中小企业上市的条件、程序以及核准制本身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改善上市条件;第三,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从Y公司财务角度和非财务角度两个方面,结合最新的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深入剖析该公司在上市过程中存在关键问题,分析上市失败的原因,希望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提高上市成功的概率。第四,针对Y公司存在上市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本论文总结Y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的全过程,分析了上市发行审核失败的原因,且有针对性提出了整改意见,希望对中小企业上市发行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