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土壤石油污染的现状以及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缺少高效石油降解菌株、降解微生物之间作用机制不清楚以及修复工艺不完善等,从分离筛选原油降解菌株入手,根据原油的主要组分对菌株进一步复筛并构建石油降解菌群,通过室内模拟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试验对菌群的石油降解效果进行验证,采用传统培养方法、Biolog微平板法以及PCR-DGGE技术从微生物生态学的角度,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中菌群C9及其它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进行研究,试图探索生物修复过程中微生物间的变化规律,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石油污染样品中分离得到石油降解菌株260株,构建了石油降解菌群C9,5天内石油降解率可以达到55.5%,比单一菌株在相同条件下降解率提高了15.5%;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菌群C9可以有效降解原油中的不同组分。2)经鉴定菌群C9中四株菌分别为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紫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3)通过室内石油降解条件的优化,菌群C9的最适pH值为7~10,最适N源为KNO3,最适P源为K2HPO4,各菌株间最佳接种配比SL-51:SL-84:SL-133:SL-163为1:1:20:1,C9的最佳石油降解条件为1000mL无机盐培养液中KNO3 3g、K2HPO4 1g、pH8、接种比例为6.9%、石油浓度为0.25%,该条件下其降解率可达到83%以上,并且更有利于C9对原油中饱和烃和芳烃的降解。4)模拟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种菌群C9并添加营养液的条件下,经过102天的生物修复,石油降解率达到82%,C9对石油的降解起到了关键作用。5)采用PCR-DGGE等技术研究表明,该菌群可以在石油污染土壤中较好定殖;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在修复的前期(0至21天),优势菌群以C9为主;在修复的中后期(22至102天),菌群数量开始下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其代谢能力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不仅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提供了菌种资源,而且为今后如何构建微生物菌群提供了一条捷径和新的思路,为优化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