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的优化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s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混合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包括激子分离能低、载流子寿命长、消光系数高等特点。在最近的10年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从最初的3.8%提高到了23%以上,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潜力。但是,要实现20%以上的光电转化效率,就需要用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如spiro-OMeTAD)和贵金属电极(如金或银)。使用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会降低电池的稳定性,使用贵金属电极则会显著增加电池的成本。为提高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并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以碳作为对电极的电池具有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好的特点。这里,我们研究了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通过设计复合纳米结构的电子传输层或者掺入功能性纳米材料,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提升。具体内容概括如下:(1)我们通过使用200 nm ZnO纳米球修饰ZnO纳米棒阵列,得到了一种复合纳米结构的电子传输层。在一维纳米结构的ZnO纳米棒的促进下,光生电子可以快速地从钙钛矿薄膜中迁移出来,这有助于减少复合。在纳米棒阵列上修饰一层ZnO纳米球后,沉积在电子传输层上的钙钛矿薄膜的覆盖率提高了,因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也提高了。通过优化ZnO纳米棒的长度,电池的效率可以达到11.2%。(2)我们成功将Au@SiO2纳米颗粒引入到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Au@SiO2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增强光吸收并促进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来增加光电流,从而提升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同时,Au外层的SiO2壳虽然不能直接提升电池的性能,但是避免了Au与钙钛矿或碳电极发生直接接触而造成电荷复合。当掺入的Au@SiO2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3 wt%时,电池有最高光电转化效率13.85±0.45%,这比不含Au@SiO2纳米颗粒的对照组提高了15%。(3)我们通过使用SiO2/NaYF4:Yb,Er@SiO2绝缘层修饰TiO2纳米棒阵列得到了一种复合纳米结构的电子传输层。该电子传输层能够有效提高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一维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能够促进电子的传输。含有NaYF4:Yb,Er@SiO2的SiO2绝缘层修饰了纳米棒阵列表面,将碳电极与TiO2分隔开,避免碳电极与TiO2发生直接接触引发电池内部短路而造成电池性能损失。同时,经过绝缘层的修饰,沉积在复合纳米结构的电子传输层上的钙钛矿变得更加致密、均匀,这促进了电荷在钙钛矿内的传输。除此之外,核壳结构的上转换纳米材料NaYF4:Yb,Er@SiO2将近红外光转化为可被钙钛矿材料直接利用的可见光,从而提高了电池对太阳光谱的使用范围并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PEGV)联合部分脾栓塞(PSE)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双介入组和外科手术组,分别行P
<正> 前言通常,炭黑填加量是在一固定的填加水平下进行比较的,一般为50份。当弹性体—炭黑体系中炭黑的填加量变化时,在一定的炭黑浓度下胶料的性能就达到稳定或“最佳”水平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常继发于创伤或手术的静脉血栓性疾病,是外科临床特别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并
<正>皮亚杰认为儿童对有生命或活的概念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而认为学前儿童往往把能运动的东西看成是活的或者说有生命的东西。很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学前儿童是否把目
液相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是指导钻井工程安全作业的重要操作之一,实践中发现,采用“GB/T 16783.12014/ISO 10414:2008”标准进行Ca^2+、Mg^2+、K^+含量测定时,由于无明确的滴定
阐述了喷漆室循环风空内冷凝水产生的原因及冷凝水积累的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出合理设计冷凝水排放方式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空调内外压差的主要因素及计算方法;分别探讨介绍了
<正>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农村基层COPD诊治现状及医疗负担和支付方式方法根据我国卫生部科技教育司2012年完成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宜技术应用现状和需求—10省(区市)调研
会议
项目教学法能很好地整合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VB语言的特点,可有效提高计算机语言课堂教学的效率。
装配式隧道窑也称铠装式隧道窑,它是先在工厂进行制造,然后在现场装配的一种新型隧道窑。和传统采用砌筑方式相比,其主要优点是:(1)可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规格统一,系列配套,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临床路径应用于垂体腺瘤手术患者临床效果的评价。  方法:将92例垂体腺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CP)组和非CP组各46例,CP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非CP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療、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在住院时间、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临床路径是一种明确工作方向的表格,应用于垂体腺瘤手术患者,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