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颈椎生理曲度、颈椎活动度及邻近椎间隙的影响,评价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病中的长期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研究了我科自2005-2007年进行的人工颈椎间盘置换44例患者,术前患者均诊断为颈椎病,适合并要求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其中行单节段置换并随访达2年以上者11人,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月、3月、6月、12月、24月对其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进行了随访。临床效果从JOA评分、VAS、NDI及Odsm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影像学随访分别行颈椎正侧位片、动力位片及CT、MRI进行随访,测量颈椎置换节段、邻近上下节段、颈椎及FSU的屈伸活动范围(ROM),和颈椎生理曲度、FSU角度以确定人工颈椎间盘对颈椎生物运动力学的影响,并根据CT及MRI结果评价假体、脊髓神经及邻近椎间盘退变情况。按随访时间长短将随访结果分为近期结果(<6月)及远期结果(>12月)。结果:患者JOA评分、VAS、NDI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临床效果亦较前好转。颈椎的活动度、手术节段活动度、FSU活动度及邻近节段活动度的早期随访结果较术前变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其晚期随访结果较术前变化不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生理曲度术后较术前前凸角度明显增大,且随着随访时间增长,生理曲度越接近正常曲度,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无假体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且2年CT、MRI结果未见明显假体移位,无脊髓及神经根重新受压,邻近节段椎间盘未见明显退变,未见易位骨化发生。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维持了置换节段的运动功能及颈椎的稳定性、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及FSU活动度并有助于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且由于维持了正常的生物运动力学,可避免或防止邻近节段的退变,预期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2年随访结果良好,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