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模型大鼠的心血管功能是否有变化,以及该变化是否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和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或丘脑网状核(thalamic reticular nucleus,TRN)的神经元活动变化有关,并初步分析核团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探讨神经性厌食症心血管功能变化的可能机制,从而为神经性厌食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开拓新的思路。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神经性厌食症模型组。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采用“饮食-运动模拟法”进行为期二十一天的制备神经性厌食症模型,并通过对模型大鼠的体重、摄食量进行观察,判断模型制备是否成功,当体重低于正常喂养大鼠体重的2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时,可视为神经性厌食症模型制备成功。模型制备成功后对两组大鼠均给予混合麻药进行腹腔注射,然后完成股动脉的插管,并将记录基础生理指标的仪器和大鼠相连接,采用Powerlab多通道同步记录系统,同步记录大鼠股动脉血压、心电图、体温和呼吸肌肌电,并通过脑立体定位仪对大鼠中枢核团进行定位,充分暴露大鼠的颅骨,将充满电极液的玻璃电极缓慢下调至相应的核团位置和深度进行神经元放电记录。结果:1.神经性厌食症大鼠模型的制备: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体重数据定时进行记录,在模型制备阶段结束后,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模型组体重低于正常喂养大鼠体重的25%(P<0.05),提示神经性厌食症大鼠模型能成功制备。2.神经性厌食症模型鼠外周心血管功能指标和中枢RVLM、NAc神经元放电同步记录:对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和13只神经性厌食症模型组大鼠分别进行股动脉血压、心电图、体温和呼吸肌肌电和RVLM、NAc神经元放电同步记录,与对照组相比,AN模型组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心率、体温显著降低(P<0.01),AN模型组的RVLM和NAc的神经元放电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生理指标如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LF/HF有降低趋势,收缩压、舒张压、呼吸肌肌电频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3.神经性厌食症模型鼠外周心血管功能指标和中枢RVLM、TRN神经元放电同步记录:对9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和17只AN模型组大鼠分别进行股动脉血压、心电图、体温和呼吸肌肌电和RVLM、TRN神经元放电同步记录,与对照组相比,AN模型组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AN模型组的RVLM和TRN的神经元放电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生理指标如心率、HRV的LF/HF、收缩压、舒张压、呼吸肌肌电频率、体温指标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1)运用饮食-运动模拟法能成功制备神经性厌食症大鼠模型。(2)神经性厌食症模型鼠心血管功能减弱。(3)RVLM和NAc或TRN神经元活动可能参与对神经性厌食症模型鼠心血管功能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