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联系教学法,对牛津版教材第十模块第一单元"Teach a Man to Fish"进行教学设计。其理论基础为联结主义和有意义学习理论。本教学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多重联系促进学生对Teach a Man to Fish这篇课文的掌握;同时提高学生读写时的联系意识。本教学设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前期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前期分析主要是针对学习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这三个方面。学习者是一所普通高中高三理科班的学生,他们擅长于数学、物理,且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而他们对英语兴趣不大,基础也相对薄弱。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师之所以选择"Teach a Man to Fish"进行教学设计,是因为这篇课文符合联系教学法的要求。教学目标涉及语言技能、情感因素和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在语言技能方面,本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细读。情感因素包括通过联系本课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思维能力训练的重点是联系。整个教学设计分为五步。第一步:导入,把单元标题Building the Future与课文标题Teach a Man to Fish联系起来,前者为目标,后者为实现目标的手段;第二步:细读课文,把课文标题Teach a Man to Fish与课文结构的联系起来;第三步:细读课文,从problem-solution-evaluation模式把段与段联系起来;第四步:细读课文,从衔接和连贯方面把段内的内容联系起来;第五步:布置家庭作业,联系实际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关于《如何援助地震灾区人民》的英语作文。教学反思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学目标的反思,二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三是在反思的基础上,对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就教学目标而言,总体上实现了所制定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在语言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各有侧重的课文细读,基本掌握课文内容;在情感因素方面,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且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在思维能力训练方面,学生基本学会了“联系”这一思维方式,为日后的独立思维和自主学习打下一个基础。就教学过程而言,整个教学设计大体上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导入部分比较单调,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在就PSE文章结构讨论文章分段时,problem、short-term solution和long-term solution在文章中段落分布不明显,学生分析较为困难;关于家庭作业的写作,连接词汇匮乏,导致一些词语的简单重复,文章连接不够紧密。针对上述情况,作者对导入部分、段内联系和家庭作业这三个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导入部分,增加了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讨论段内PSE模式分段时,将problem和solution部分进行整体分析,让学生从中提炼problem和short-term、long-term solution的具体内容;在家庭作业,给学生提供一些的连接词和短语,以便学生能较为顺利地完成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