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禅观是佛教的根本问题。佛教是重理性、重实践的宗教,其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来自于宗教实践。而禅观是其中最重要的实践方法之一。研究禅观问题,是出于对佛教整体以及中国佛教的根本关怀。禅观是佛教最根本的智慧的源泉。太虚认为中国的佛教主要宗派如天台、华严宗的根本智慧和信心的源泉都是来自于禅观的实践。但是中国佛教的发展,总体上是从理论上越来越抽象化、哲理化,以及实践形式上的越来越简单化。前者的代表是天台、尤其是后来的华严宗;后者的代表是禅宗和提倡称名念佛的净土宗。在理论抽象的过程中,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实践的内容、方法、和原理都被淡化甚至遗忘了。佛教的宗教价值和意义无形中被降低了。这也造成了当代对于佛教的许多误解。自佛教传入中国,每一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识和深厚的宗教情怀的大师,都表现了对禅观实践和理论的浓厚兴趣。从早期道安、慧远,到近代虚云、欧阳竟无、太虚、吕澂,一直到当今健在的一些学者和大师们,都非常重视禅观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因为这是关系到佛教的根本价值和生命力的核心问题。禅观问题的核心在于影像。影像是禅观的内容和结果。影像实际包含了形象化的影像和超越形象的哲理。对应的可以把禅观分为事观和理观。抽象的哲理性的禅观,已经非常为人熟悉,乃至熟悉到许多的误解,甚至因此而消融了禅观,把佛教的实践变成了纯粹的道德教化或者智力的游戏。另外一方面的禅观,即依赖于具体的形象化的影像、具有一定的次第、证验的禅观体系,却被人们忽略、省略或者干脆打入冷宫了。这是智力的傲慢。本文主要研究有形象的影像的禅观内容、方法,和原理。目的是为了展示佛教丰富的实践内涵。同时,也力图揭示禅观中理性思维和宗教实践的密切关系。这两者的关系,体现在禅观中就是理观和事观的结合,抽象的哲理和具体的形象的交融。形象是无形的哲理的一种宗教的表现形式,哲理是对于禅观中的影像,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像的本质阐释或超越。对于禅观的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的研究,欧阳竟无对应的是《瑜伽师地论》的禅观体系,吕澂对应的是《清静道论》或者《解脱道论》的体系,太虚对应的是中国的天台、华严、禅宗,主要是天台及其根源的中观学派。本文参照这三大体系,将佛教的基本禅观影像提炼分类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不同影像的禅观方法及其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的发挥。反过来也可以说,分析不同的理论对于同样的禅观题材的阐释方法。关于禅观影像,本文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具有极强的宗教性的项目和观法。主要参考了中土早期安世高、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等人翻译的主要禅观经典。这些经典具有更久远的历史,是早于系统的理论阐释的禅观实践方法的真实记录,甚至来自于一定的传承,所以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另外,还加入了当代人的研究和看法,证明本文的关怀点的现代性。最后,用僧肇的物不迁的佛教哲理来分析智者的法华三昧中所看到的灵山会未散的影像,力图探讨影像与哲理的内在关系,是一种佛教研究方法的尝试。深入地研究禅观的影像问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佛教的智慧的培养和生成的过程和原理,重新发掘中国佛教史早期一直被忽略的禅观内容,反思中国佛教的走向原因和可能存在的偏差。影像禅观问题也是关于佛教的命脉的根本问题。需要实际的禅观体验,才能使佛教揭示的真理在人们的心中稳固地扎根。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和商业化的时代,佛教的理论研究和宗教载体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有必要挖掘佛教内核的资源,为佛教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更多的支持。佛教禅观影像的研究,还可以帮助人们脱离浮躁,进入沉思,通过影像体验到禅定的喜悦,走上智慧解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