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危害,显然环境问题现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环境污染问题宣战,打赢环境治理的攻坚战。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是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并列的建设进程中,要求从源头上遏止环境的恶化,努力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县域环境治理题中应有之义。纵观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县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能够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力量,同时受环境资源公共性和环境治理复杂性的影响,县级政府成为了环境治理重要承担者。然而,一方面,因受事权、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束缚,县级政府行政行为并未能达到预想的程度。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重重,县级政府难以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这也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如何破解县级政府环境治理困境成为当下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试图通过立足县域,从善治治理、责任政府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视角研究县级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善治治理、责任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为理论视角,以S县为基本立足点,从县级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入手,阐述了破解县级政府环境治理困境的紧迫性,介绍了县级政府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和特点,通过对S县政府环境治理及困境研究,指出了S县政府陷入环境治理困境的消极影响,并深入分析了S县政府环境治理存在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制度、主体和资源三个方面提出了破解县级政府环境治理困境的对策建议,以期县级政府能够早日走出环境治理困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