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主要从语文教育与审美关系密切出发,联系当今语文教育的社会背景,联系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论证了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重提美育的现实意义;同时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审美泛化现象提出异议,并阐述了自己关于阅读教学核心目标的观点,初步提出在散文和诗歌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设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审美是对功利性需要的超越,对人的精神具有补偿和调节作用。一般而言,文化素养越高,审美要求就越强烈。语文素养为文化素养打基础,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审美渗透于语文教育中,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素养的提升。美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在阅读教学中,美感也是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美的发现和捕捉能力非常重要。我提倡在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适度超越功利,让学生学会披文以入情,在对案头山水的观照中陶冶性情,进行审美渗透。散文阅读与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从懂得欣赏散文之美到学会鉴赏诗歌之美,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逐渐推进。诗歌的审美价值自古而然,诗歌之美不仅在于诗是文字的浓缩,是美的精致,更主要的是诗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登山临水、草木花鸟、蝉鸣蛙躁,为自然之美;羁旅闲愁、去国怀乡、怀古伤今、睹物思人为人情之美;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是独创之美;念天地之悠悠,融“有我”于“无我”之中,是大气之美。当代语文教学离不开后现代语境的背景,不对当代文化中的审丑倾向和审美误会有所辨析,并将这种雅与俗的辨证渗透在阅读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渗透就会缺位,学生难以区分美与丑、美与非美,对于身心处于急剧变化的学生个体而言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通过阅读创造一种距离感,因而会有一种美感,审美由此而产生。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审美引导的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用自己的审美积淀扩大学生的生命张力,加宽学生的生命厚度。论文最后提出语文课堂只是美育的一座桥梁,真正提高语文修养,培养高尚审美情操,还要通过语文课堂这座桥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