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得到了世界的瞩目。在我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中,国有资产占有的比重巨大,在影响国家经济的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我国经济的腾飞,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资产的生命周期也在不断的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循环。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也在经历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凸显出来,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侵蚀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撼动了国有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有可能威胁到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本文聚焦于在国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的资产中占比巨大,生命周期到达报废处置环节的固定资产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部分。但在实际的会计处理和管理过程中,由于报废的固定资产已经退出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同时在会计上也一次性地转出账面,所以在这一环节的管理十分容易产生漏洞,对于一些虽然在本企业无法继续参与生产经营,但在其他企业仍可以继续创造经济价值,所以在市场上处置仍可以产生收入的固定资产,常常有处置收入过低或零收入,甚至造成营业外支出的意外情况发生。伴随着国有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于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流失的研究层出不穷,针对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管理的论文已有很多,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已有的研究往往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去向、形式和渠道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期遏制资产流失的劲头,然而针对具体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鲜有学者将注意力聚焦与此,针对这一过程中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国有资产流失的联系还未有学者进行探究。基于上述现象和研究现状,本文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和国有资产流失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包括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目前的业务管理流程和会计处理方式,梳理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对于我国国有资产在此环节的流失总规模进行了大致的估算,并从会计视角分析了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中这种漏洞存在的原因,文章认为,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要求不得高估资产价值,所以处在处置环节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总是小于或等于其可收回金额,可能低估该资产的真实价值,导致处置收入小于可收回金额,两者之差为企业流出的利益。最后有针对性地从法律、政策,以及报废过程的资产评估、业务操作和企业治理方面给出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