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以来,各大商业银行就一直被排除在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之外,从此形成了两大债券市场共存但相互隔离的局面。由于商业银行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银行间市场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体,而交易所市场的份额则日益萎缩,交易清淡,出现流动性问题。
2010年10月,时隔十三年后,商业银行终于获准重返交易所债券市场,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两大市场之间依然存在着显著的割裂。本文的直接出发点就是对两大市场的定价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判断两市之间的割裂程度。为此,本文系统地梳理和回顾了国内外信用利差和流动性利差在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上的发展,并根据我国债券市场现状,选择结构化模型对2009-2012年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结构化模型对中国债券市场的解释能力一般,同时两大债券市场之间的割裂程度确实出现了下降,但作者认为,要解决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单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很难推动,还要依赖于监管部门继续推进市场制度方面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