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自由化趋势曰益明显,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原有的繁杂的监管规则越来越束缚金融业的自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金融产品的增加,金融业务复杂性的增强,监管成本也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此外,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以规制为导向的监管(rules-basedregulation)渐渐显得力不从心。各国银行业监管当局都面临:着如何在后危机时代提高监管有效性的现实挑战。银行业监管方式作为提升银行业监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监管当局和理论界广泛的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金融服务局(FSA)率先提出向原则导向监管方式转变的发展思路。这与其说是FSA监管模式的改革,不如说是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本需要。原则导向监管所倡导的精神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国际会计准则(IAS)等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的新规则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开始向原则导向监管转变。反观我国银行业监管发展,随着我国银行业快速发展和复杂程度提高,金融体系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尤其是客户理财产品的跨行业经营趋势的不可逆转,按照传统的“家长式”监管模式,倚重定量监管指标,以及刚性的合规性要求来控制银行承担风险的具体行为,一方面,可能难以适应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发展,以及建设具有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需要;另一方面,相对于日益庞大和复杂的银行体系,监管资源可能会越来越“捉襟见肘”,导致监管有效性逐渐下降。因此,中国的银行业监管者要迅速适应银行业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强对银行业发展和监管模式中的深层次问题的研究,积极吸纳原则导向监管理念,逐步实现我国银行业监管方式向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转变。有鉴于此,本论文通过对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系统性的分析研究,揭示其内涵、实质、监管有效性及运作原理,推动我国银行业监管方式的改进和完善。 全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七章。 第一章为导论。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介绍了论题的研究背景,提出论文选题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本论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并进行简要的评析。阐述了论文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并对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介绍。 第二章是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的回顾。首先从相关概念出发,分别对原则导向监管和与之相对应的规制导向监管的概念进行分析界定,并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内涵、特点和优势等核心内容。接着,重点介绍和论述了新规制经济学和激励理论的相关观点,为本论文论述的对象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第三章是在对原则导向监管方式内涵揭示的基础上,对其本质进行进一步探究。首先从银行监管制度发展史的角度,论述了官方监管的产生和历史作用,同时分析了官方监管在应对金融市场变化中的弊端和理论界的质疑。接着对相伴相生的市场约束作用机制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市场约束的理论基础和优势体现。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应对监管环境变化、成本收益分析以及银行监管理论发展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官方监管中融入市场约束的必要性。再次,论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再现了官方监管与市场约束之间的演进和互动过程,提出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相融性和进一步契合的可行性。最后,论文从实证角度出发,介绍了巴塞尔委员会、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监管组织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官方监管与市场约束结合的实践经验。本章指出,原则导向监管是顺应银行监管的发展需要的历史客观选择,是在微观层面上官方监管与市场约束的关系重塑,本质在于将监管与市场约束的有机融合。 第四章是对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监管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介绍监管有效性理论,对传统银行业监管方式的监管有效性进行评述。接着分别论述了原则导向监管方式有效性体现的三个方面:一是以银行监管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提出可以促进监管目标和银行经营目标的有效融合,减少监管与被监管的冲突和抵制;二是通过引入康德自律和他律理论,提出可以在监管中融合银行内部管理,调动银行内在动力,达到减少监管成本的目的;三是结合市场纪律理论,提出在监管中融合市场约束,既可以减少市场失灵,又可以减轻政府干预带来的道德风险和寻租。本章得出结论,原则导向监管在银行业监管有效性方面优于传统银行监管方式,是应该倡导和运用的新型监管方式。 第五章是对体现原则导向监管理念的事先承诺制进行论述。本章首先回顾了事先承诺制的产生历史和内涵表征,阐述了其本质属性的原则导向性。随后,对这种已经践行的监管制度理论模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实践运用,对原有的理论模型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最后,论文对事先承诺制进行了国内外具体运用情况的实证分析,主要从运行前提、监管效果、配套制度以及可行性等方面说明事先承诺制的运作机理。其中,国内的实证分析主要以重庆市部分银行的监管实践为样本。 第六章是对实施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实证分析。借鉴国外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实践经验,本章提出,主要应从商业银行自身、银行监管机制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三大方面创造和完善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运行条件,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监管环境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论述。 第七章是原则导向监管方式在我国银行业监管实践的构建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监管激励不相容的现状表现,认为监管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其次,本文认为,在目前实施原则导向监管的时机尚不成熟的情况,监管者应掌握好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之间的平衡技巧,找准契合点,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并研究了实施原则导向监管方式对我国银行业立法的影响和应该做出的调整。最后,文章探讨了在我国实施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具体路径选择。分别从实施的总体思路、核心内容、基础建设、手段完善、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论文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是较为系统的对原则导向监管方式这种新型的监管方法进行了论述。虽然国外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已经提出了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概念并开始在银行业监管中进行了运用,国内也引起了理论学者和实务界的关注。但纵观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对原则导向监管方式针对性的研究很少,有限的讨论多是集中在其产生背景和概念介绍等一般性分析,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的最大创新之处就是对原则导向监管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从某种程度上说,弥补了国内银行监管在这方面的空白。 二是运用历史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逻辑推演出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本质属性。原则导向监管方式在概念上和表现特征上比较统一,但是理论界并未能揭示其本质属性。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出发,以政府干预和市场运行的交替演进为线索,对官方监管和市场约束两种外部监管手段在银行业监管发展史上的互动和演变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逻辑的推导出原则导向监管是通过监管为市场约束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在微观层面上监管与市场的关系重塑,最终体现在监管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三是运用激励理论和新规制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监管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监管方式的生命力必须建立在对监管实践的指导性和有益性方面。因此,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监管有效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避免了对其监管优势的简单罗列,而是从监管有效性的层面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论证。在论述中分别以委托代理理论、康德自律和他律理论以及市场纪律理论为基础,结合监管实践,分析研究了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监管有效性集中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从而为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推进和运用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是对原则导向监管方式运行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任何一项银行业的监管方式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对发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监管方式,尤其应该分析其必备的运行条件,研究与中国自身的制度土壤相契合的良性“制度基因”。论文主要从商业银行内部改造、银行监管部门监管机制调整以及外部社会环境建设等三个方面,结合中国银行业监管实际状况,对原则导向监管方式运行环境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 五是对原则导向监管方式在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中的构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提出应结合监管制度改革,循序渐进的推进原则导向监管方式在我国银行业监管的运用。在现阶段应注意将原则导向监管与规制导向监管相结合。以此为基础,论文尝试性的提出了我国实施原则导向监管方式的总体思路、核心内容、配套设施、手段完善和机制创新等方面,并设计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尽管论文试图对原则导向监管这种新型监管方式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但囿于本人的学术功底、理论水平以及时间和精力,仍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银行监管实际更深入的进行研究。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虽然论文试图对原则导向监管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但是监管方式的变迁和确立涉及到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范畴。本文对原则导向监管进行了基本架构的搭建和主要内容的论述,未能就其它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涉及,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二是原则导向监管方式是一项新型的监管方式,目前只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发达国家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因此,从世界范围来说,原则导向监管方式尚处于前期的尝试阶段,相应的实证数据缺乏。受此制约,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定性的分析方法,进行逻辑的推演和规律的总结提炼。而定量的研究,尤其是数据模型的构建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数据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