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山东省五大旅游区和八大旅游城市之一,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沂源发现的著名“沂源猿人”和“上崖洞”文化存在于原始社会时期;进入10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在淄博境内相继出现沂源桃花坪扁扁洞遗存和后李早期文化,之后又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阶段。西周建立后,姜尚封齐,开创“泱泱大风”的齐国文化。淄博地区作为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数百年,被誉为“海内名都”。临淄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齐国都城长达800年之久。在先秦的历史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悠久的历史,为淄博遗留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临淄故城及其周围地带文物古迹浩繁,被誉为“地下博物馆”。清代文坛领袖王渔洋、赵执信和蒲松龄被后人并称为孝妇河畔三名人,蕴藏着深厚的古齐地域文化,使淄博成为名副其实的积淀深厚的文化旅游之都。
博物馆是普及教育、启迪民智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场所,是城市文化积淀的载体,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博物馆集中反映了一个地区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风貌。淄博现有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等20家国有博物馆,齐国瓦当艺术馆等6家民营博物馆,展览面积超过80000平方米,展品47900余件。在同类城市中,博物馆的建设成绩斐然,博物馆事业改革不断推进。针对博物馆现状的调查和发展趋势思考的研究对淄博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有其借鉴意义的。
文化遗产是对历史、对已存在文明的继承;通过考古所发现的古城、古墓、文物等遗址和遗存是历史的载体;博物馆又是通过对这些遗存和文物的展示,通过博物馆发展旅游业,可以达到对世人进行传统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意义和目的,同时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更好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激励特色文化旅游需要文化遗产载体支撑,而文化遗产资源两个效益的发挥也需要旅游的产业化来突破,所以两者互为依托、相得益彰,此为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灿烂的历史文明决定了淄博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也为淄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又为历史题材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通过博物馆对淄博历史和已有文明的展示,又为发展淄博旅游业、巩固与加强淄博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提供了绝好的平台和载体。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以最大效益的发挥博物馆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功能,提升旅游品位,最终也自然会更好的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