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虽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总体风险较高,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公认的癌症并发症,但目前对NSCLC发生VTE的风险识别与预测有限。肺癌相关的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栓塞症(deep venous thromboembolism,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后的产物即为D-二聚体,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表明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全面激活。D-二聚体虽然对继发性纤溶亢进有特异性,但是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继发性纤溶系统亢进对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却无特异性,即纤溶系统亢进的结果并非一定形成了明显的血栓。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机制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系统被激活后产生大量的交联纤维蛋白,进一步导致纤溶系统的活化,继之大分子的交联纤维蛋白将被纤溶酶降解,这种纤溶酶的降解作用在还未形成具有临床意义的血栓的条件下即被启动,故即使机体未形成血栓,也可以产生大量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即血浆D-二聚体。D-二聚体的测定通常作为初步评估发生急性VTE的临床参数,但血浆D-二聚体对肿瘤相关VTE预测的临床意义尚未证实。目的: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提示血栓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NSCLC相关VTE的预测作用,以便探讨D-二聚体检测的医学决定水平,为D-二聚体升高的NSCLC患者实施临床干预(预防性抗凝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泰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0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经病理诊断明确的鳞癌患者94例,腺癌患者111例,根据国际抗癌联盟(The 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第八版肺癌TNM分期标准,分为Ⅰ-Ⅱ期肺癌患者31例,Ⅲ-Ⅳ期肺癌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为静脉血栓栓塞组(71例),非静脉血栓栓塞组(134例)。血浆D-二聚体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包括D-二聚体升高组(n=100),D-二聚体未升高组(n=105)。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病理、分期、以及抗癌治疗方式和包括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内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且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研究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病理分型、TNM分期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具有统计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血浆高D-二聚体水平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高危因素,同时发现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鳞癌明显升高。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独立预测NSCLC患者发生VTE的风险,下一步可以对D-二聚体升高水平进行量化,评估NSCLC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度,为临床预防性抗凝治疗提供客观依据,降低肺癌患者继发VTE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