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玉米起源于南美洲,世界各大洲均有种植。单产由二十世纪初期的3.7t/hm~2提高到目前的4.3—4.4t/hm~2。世界玉米总产在过去的四十年中,由2亿吨增加到目前的6亿吨。由于玉米籽粒和植株在组成成分方面的许多特点,决定了玉米的广泛利用价值。世界上大约65%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是世界玉米生产的第二大国,面积2400万hm~2,占全世界玉米总播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起源于南美洲,世界各大洲均有种植。单产由二十世纪初期的3.7t/hm~2提高到目前的4.3—4.4t/hm~2。世界玉米总产在过去的四十年中,由2亿吨增加到目前的6亿吨。由于玉米籽粒和植株在组成成分方面的许多特点,决定了玉米的广泛利用价值。世界上大约65%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是世界玉米生产的第二大国,面积2400万hm~2,占全世界玉米总播种面积的17.2%,总产1253.95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的20.68%。加入世
其他文献
鄂糯9号是作者利用自选籼型光敏核不育系D0424S作母本,荆糯6号作父本杂交,通过多代选择育成的高产优质籼糯品种,该品种于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于中稻或迟熟晚稻类型,在湖北省可以作中稻、迟熟晚稻和再生稻栽培。作中稻产量9000kg/ha左右,作迟熟晚稻产量8000kg/ha左右,作再生稻两季产量12000kg/ha左右。鄂糯9号田间表现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叶姿挺直,茎
远缘杂交是人工合成新种与新种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远缘杂交,可以把不同物种的有益性状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近缘杂交所无法得到的优异特性,为选育突破品种开创新途径。利用陆地棉分别与中棉、阿拉伯棉、阔叶棉、海岛棉、毛棉、辣根棉、非洲草棉以及与转Bt基因材料进行二元和多元杂交,通过对杂交后代的多年自交及选育,培育出一批农艺性状较为稳定的种质材料品系。 分别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开花期、子棉产量、单铃重、衣分、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育种研究是通过杂种优势途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发现和培育新的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广泛筛选棉花三系高优势组合,有效利用三系法制种,是未来三系杂交棉育种和生产的发展趋势。 在陆地棉(G. hirsutum L.)x瑟伯氏棉(G.thurberii D.)远缘杂种后代中发现了育性分离现象,通过选择不育株经多代回交转育,育成了三个不育性稳
选用1个抗虫棉品种DP,2个彩色棉品种LV和ZH。应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手段,从生化、形态的角度,在室内室外同时进行对比试验,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了棉花萌动期、子叶期、一叶期热激产生的HSP种类和含量:其中经萌动期热激处理的部分材料播种大田,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棉株在自然高温期HSP合成表达的差异;初步确定早期热激预处理对高温期棉花蕾铃脱落率及其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室内条件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发展小麦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提高单产和改良品质,而品种改良离不开种质资源的创新。远缘杂交可以将小麦近缘种属的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获得优异的小麦种质资源,使小麦品种改良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不断提高小麦生产水平。 大麦具有早熟、抗盐碱、抗黄矮病、赖氨酸含量高、多花多粒、适宜晚播、受干热风影响小等特性,将这些优良性状导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主要有三系法和两系法。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当前三系法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途径,化学杀雄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又一重要途径。本研究用新型化学杀雄剂EN对甘蓝型油菜进行杀雄效果试验。对EN的使用剂量、使用时期及使用方法进行试验;研究了EN对甘蓝型油菜花器、花粉活力、农艺性状及育性的影响;还研究了EN对细胞质不育系的作用效果。以期为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育种提供实验依据。供试油菜为甘蓝型优质油
冬小麦是陇东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为35~40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0%~65%,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产区集中在董志塬、早胜塬、宫河塬、屯字塬、孟坝塬、春荣塬、草峰塬、独店塬、什字塬等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和泾河川道。种植面积最大的是镇原、宁县、西峰、崆峒、灵台、泾川、庆城、合水等县(区),平均产量2250~3750kg/hm~2。 该区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大陆性
油菜是我国的第五大作物。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双低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使油菜种植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的500万hm~2猛增到目前的730万hm~2,尤其在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油菜已成为和水稻轮作的最优前茬作物。 目前,世界油菜发展的趋势是优质化(双低化和杂交化)。双低油菜育种解决了油菜品质的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改进了菜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降低了人体不易消化吸收
双单倍体方法是一项已经广泛应用于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生物技术。这种方法通过单倍体的产生,然后染色体人工加倍,在一个世代就可获得纯合的双单倍体植株。对自花授粉作物普通小麦而言,运用常规育种程序,在不同亲本材料杂交后,要获得纯合、遗传稳定的品种(系)至少需要6-7代。常规育种程序虽然在实践中很实用,但周期长,使得研究者需要一种周期短的育种方法。双单倍体方法对于满足这种需要可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利用玉
植物雄性不育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从遗传上主要分为两类,即细胞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和核质互作控制的雄性不育,其中后者是杂种优势利用最为重要的途径。但是核质互作的雄性不育容易受到基因型、环境的影响,而导致育性不稳定,油菜雄性不育CMS的不稳定,使CMS在转育过程中对保持系的选择要求高,同时也会对杂交种(F1)的恢复率和杂种优势的发挥产生影响。在个别年份和地区因雄性不育CMS微粉较重,使得油菜杂交种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