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偏离常态标准的行为。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跟家庭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采取的教育行为。而亲子关系则是子女与父母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儿童行为发展和心理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处于认识养成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小学高段学生已经逐步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部分学生的问题行为也逐渐显露出来。通过查阅电子期刊、中外教育理论等,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儿童问题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方案等多方面资料后。决定本次研究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笔者所在地区小学高段学生在行为表现、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上的现状,二是在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的基础上,特加入亲子关系,考察三者的相关关系。经选择,本次研究工具采用了《家庭教养方式问卷调查表》(家长卷)、《亲子亲密度量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问卷。以德阳市区一公立小学5、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累计发放问卷430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每份问卷均含上述3种量表),将有效问卷统一编号录入数据分析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小学高段学生行为问题方面:(1)经检验本次受测对象中,在问题行为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小学高段学生问题行为在性别上未检测出显著差异;(3)小学高段学生问题行为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也未检测出显著差异。2、家庭教养方式方面:(1)整体而言,受测群体家庭教养方式较为科学;(2)不同学历的父母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父母学历越高,教育方式的民主性也越高;(2)家庭教育方式在父母是否离婚上没有显着差异;(3)民主性在性别上有显着差异,教育女孩时民主性高于男子。3、亲子关系方面:(1)整体而言,母子关系亲密度高于父子亲密度;(2)就母子亲密度而言,独生子女家庭的母子亲密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3)就父子亲密度而言,父母离婚家庭父子亲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家庭;(4)亲子亲密度在性别、年级、父母文化水平上无显著差异;4、其他相关关系:(1)小学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2)小学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与亲子亲密度存在显著相关;(3)家庭教养方式与亲密度存在显著相关;(4)亲子关系在家庭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儿童心理很重要,科学引导是关键。我们要重视青春期教育,增加儿童的支持系统,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的频率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