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尺骨冠状突骨折(ulna coronoid processfracture)已逐渐引起普遍重视。尺骨冠状突是肱尺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作用于肘关节向后方的应力起限制作用,并且在肘关节伸直时对抗内翻应力起重要作用[1]。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冠状突的高度是肘关节稳定性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在肘关节四柱理论之中,尺骨冠状突是内侧柱及前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很多重要的解剖组织附着在冠状突及其附近,例如尺侧副韧带的前束等。大量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尺骨冠状突在维持肘关节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3]。现在临床上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分类方式很多,其中被广泛应用的是Regan-Morrey分类与O`Driscoll分型。Regan-Morrey分型简单,是根据骨折块占尺骨冠状突的比例而对骨折分型。易于广泛接受及运用,目前主流运用其指导治疗方案。另外一种分型方法为O`Driscoll分型,这种以肘关节CT扫描做出的分型更全面的包括了所有冠状突骨折的类型,并且与骨折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因此能可靠的预测合并的其他肘关节结构损伤。因此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分型对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尺骨冠状突与上尺桡关节囊、肘关节侧副韧带、肱桡关节及上尺桡关节之间存在密切的解剖关系,并且尺骨冠状突骨折多因高能量损伤而引起,导致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很少出现,容易漏诊或误诊。且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物选择有很多种,并且仍在不断发展及改进中。对于内固定手术后肘关节的功能要求,也使大家重视术后肘关节功能锻炼。对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物的正确选择,良好的术后功能锻炼时机及强度,可以保证手术治疗后肘关节的治疗效果。由于尺骨冠状突在维持肘关节稳定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尺骨冠状突骨折多与复杂性肘关节骨折伴脱位密切联系,使其手术治疗,包括具体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已逐渐引起广泛重视。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骨折手术指征、具体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内固定方式及术后功能锻炼。方法:自2012年-2014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共治疗此类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骨折原因:摔伤7例,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2例;治疗方式: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12例;根据尺骨冠状突骨折分型决定其手术入路:7例内侧入路,3例前正中入路,2例后正中入路;单纯冠状突骨折5例;冠状突骨折合并桡骨小头骨折及肘关节脱位8例;冠状突骨折合并桡骨小头骨折及尺骨鹰嘴骨折2例。根据冠状突骨折分型决定骨折固定方式:未手术治疗,石膏固定3例;骨折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8例;骨折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4例;其中1例配合使用铰链外固定支架保证术后肘关节稳定性。术中探查到尺侧副韧带损伤者均给予一期修复。术后给予石膏或肘关节支具外固定2周,并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12个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切口全部愈合良好,无感染。尺骨冠状突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根据肘关节HHS评分评估患者肘关节综合情况:优秀4例,良好8例,一般3例。一般2例出现肘关节僵硬。所有术后患者均未再次出现肘关节脱位。结论:影响关节活动和肘关节稳定性的尺骨冠状突骨折需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应根据每例患者骨折分型及合并其他结构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损伤的尺侧副韧带前束应给予修复或重建。术后肘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可配合使用肘关节支具或铰链式外固定架外固定。术后应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及术后肘关节稳定性制定个体化的功能锻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