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纹枯病(Sheath blight)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南方稻区已经成为水稻第一大病害,严重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抗病育种实践表明,控制纹枯病最为经济的方法是选育、利用抗纹枯病新品种,而水稻纹枯病是数量基因控制的性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带有抗纹枯病QTL-qSB-9TQ和分蘖角基因gTAC-9TQ的粳稻品种特青作为基因供体亲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纹枯病(Sheath blight)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南方稻区已经成为水稻第一大病害,严重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抗病育种实践表明,控制纹枯病最为经济的方法是选育、利用抗纹枯病新品种,而水稻纹枯病是数量基因控制的性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带有抗纹枯病QTL-qSB-9TQ和分蘖角基因gTAC-9TQ的粳稻品种特青作为基因供体亲本,江苏推广的粳稻品种镇稻88和武陵粳1号为受体亲本,采用连续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方法,
其他文献
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全球25亿以上的人口主食大米。全球约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稻米生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产量占世界稻米总产的1/3。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蘖实质上就是水稻的分枝,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它通过直接影响水稻穗数的多少,进而影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对水稻分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展开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是水稻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发生时可导致严重减产甚至是绝收。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但是单一基因型种植3-8年后在田间丧失抗性已是病害控制中的瓶颈问题。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稻瘟病菌群体中大部分菌株对Pita具毒性,为探明其原因,本研究选择四川杂交稻主要推广组合的亲本、1970年代大面积种植常规稻、以及四川省农家品种共32个,在病圃中观察其对稻
由子囊菌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引起的水稻稻瘟病严重影响世界粮食产量和质量,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实践证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在水稻杂交育种中,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受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影响,但是由于不育系的选育难度较大,而目前用于杂交育种的主要不育系
为了发掘四川小麦抗穗发芽资源,深入了解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Vp-1在四川小麦中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设计了11对特异性引物,对165份小麦Vp-1基因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同时,对其中86份小麦材料(40份地方品种和46份栽培品种)进行休眠性测定,并分析了其休眠能力与Vp-1之间的关联性,主要结果如下:1.四川小麦栽培品种和地方品种休眠水平变化较大,地方品种的发芽指数GI(Germination Ind
小麦穗发芽是一种世界性的自然灾害,临近收获期穗发芽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加工品质。Vp-1基因是控制种子休眠和萌芽的重要基因之一,了解该基因的遗传和表达特性对于进一步研究籽粒休眠和穗发芽抗性遗传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同源克隆法,从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居群中获得138条基因序列片段,从分子水平上研究Vp-1基因在野生二粒小麦中的遗传变异,并进行了SNP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HW-
玉米持绿性是指生长后期叶片保持较长时间绿色的特性,与产量、饲用品质、病虫害抗性有直接联系,研究持绿性的评价方法及遗传基础对玉米种质创新和持绿型新品种选育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持绿性有明显差异的6个玉米自交系组配的20个杂交组合及2套持绿×非持绿自交系配制的6世代为材料,以叶面积持续期、绝对绿叶面积持续期(绝对GLAD)、相对绿叶面积持续期(相对GLAD)和成熟期相对绿叶面积(IGLA)等鉴别指标来
植烟土壤养分状况是影响烟叶生长和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四川广元烟区植烟土壤进行了适宜性综合评价,并研究了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对烟株农艺性状、鲜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及土壤肥力与烤烟最终化学品质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广元植烟土壤pH值大于7.5的占68.51%,总体偏碱性。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广泛变异,分布不均衡。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18g/kg,适宜样本达51.3
玉米单穗产量——穗粒重是衡量玉米产量的最直观和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可分解为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三个构成因子。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深入剖析穗粒重和百粒重的遗传机制,对玉米产量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骨干亲本黄早四与旅28组配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 IL)群体为材料,在新疆不同水分环境下进行表型鉴定,利用SNP和SSR标记,
90年代提出的ABC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几乎所有的高等植物花发育的分子机制,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深入逐步发展为ABCDE模型。OsMADS5属于SEPALLATA(SEP)基因家族,而SEP家族基因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体osmads5-3是T-DNA插入到OsMADS5的第七个外显子上。形态学观察表明osmads5-3的外稃、内稃、浆片、心皮均为正常,雄蕊的花药有轻微的弯曲。
茶叶籽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的种子。作为新资源食品茶叶籽有广泛的用途。然而目前茶叶籽的产量和质量都不高,茶叶籽的综合利用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籽叶两用茶园管理技术,提高茶叶籽的产量和质量,探索茶叶籽在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三种栽培措施对茶叶籽丰产性的影响;优化了脂肪酶与脂肪氧化酶活力测定条件;对比了茶叶籽与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