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已成为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养殖面积与年产量逐年增大。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罗氏沼虾养殖仍主要采用传统的高密度、高换水率等粗放养殖方式,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含丰富氮、磷、有机物等的富营养废水不经处理排入周围水域,既破坏周边水域生态环境,又对罗氏沼虾养殖业带来诸多潜在危害。探讨养殖废水净化处理新技术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工湿地为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技术,采用多种作用,可有效去除废水中颗粒物、氮、磷以及蓝绿藻等,其具构建、运行费用低,易维护等优点。本文重点研究人工湿地间歇性运转调控罗氏沼虾养殖水质的技术与效果,并对罗氏沼虾的生长特征进行较全面研究分析,获得三种可表征罗氏沼虾生长特征的生长方程。此外,还进行了有关不同光周期下罗氏沼虾的日摄食节律与不同亚硝态氮浓度下其能量代谢状况的研究,以为人工湿地调控养殖水体提供辅助性参考。试验采用表面流(FWS)与水平潜流(SF)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582.2m2)由斜坡区、挺水植物区与蓄水池三单元组成。试验自养殖前期(31d)至结束,13次间歇运转人工湿地,每次均处理约22%试验塘水体,水力负荷1.03m/d。湿地系统对TAN、NO2--N、NO3--N、PO43--P与CODMn具较高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45.0%、33.3%、66.4%、35.4与39.6%。并抑制虾塘微囊藻繁衍危害。间歇运转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联合塘内微孔曝气增氧机、水质净化网,在不换水、不用药条件下,确保养殖周期内虾塘主要水化学指标处于罗氏沼虾生长适宜、安全范围内,显示人工湿地具有经济、节能减排、易管理等优点,确保生产性养殖取得高效、绿色、健康的良好效果。饵料投喂与生物代谢状况是水质调控的基础,本文为了结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水处理效果对调控罗氏沼虾养殖水体的运转参数进行修正,尚开展了光周期对罗氏沼虾日摄食节律、消化酶活力及消化率的研究:试验设置LN(自然光照)、L0h(持续黑暗)、L8h(8h光照,16h黑暗)、L12h(12h光照,12h黑暗)、L16h(16h光照,8h黑暗)与L24h(持续光照)等6种光照周期,每组4个重复,并将24h(1d)以4h为间隔分成6个时段(0:00~4:00、4:00~8:00、8:00~12:00、12:00~16:00、16:00~20:00、20:00~24:00),于适宜水环境下,室内水泥池养殖15d,研究了光周期对罗氏沼虾日摄食节律、消化酶活力及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发现,罗氏沼虾的摄食节律为内源性节律,6种光照周期条件下摄食节律不变,均在16:00~20:00时段出现摄食高峰,时段0:00~4:00与20:00~24:00为两个次高峰。此外,罗氏沼虾各组织主要消化酶活性均在摄食高峰期出现活力高峰,摄食低谷期其活力受光暗影响明显,黑暗状态高于光照状态,同时罗氏沼虾对饲料中干物质及蛋白质的消化率与其消化酶活性昼夜节律存在高度一致性。还进行了亚硝态氮对罗氏沼虾存活、生长及能量代谢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单因子6处理设计,对照组水体NO2--N浓度为0.04mg/L,试验组水体NO2--N浓度分别为2mg/L、4mg/L、6mg/L、8mg/L、10mg/L,其它水环境因子均在适宜范围,于室内塑料箱养殖15d,以研究亚硝酸盐对罗氏沼虾存活、生长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硝态氮对罗氏沼虾的存活、生长和能量分配模式均有影响。在胁迫状态下,机体分解代谢加强,合成代谢减弱,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的耗竭;另一方面又使某些营养物质合成受阻,从而使生长缓慢甚至停滞。此外,亚硝态氮胁迫对罗氏沼虾生理调节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虾的食欲降低,摄食量减少,且对摄入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导致其生长速度减慢。罗氏沼虾的养殖生产中,需密切关注水体中亚硝态氮含量,为确保能量最优转化为生长能,亚硝态氮浓度宜稳定在CNO2--N≤4mg/L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