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挖掘马骏教授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alian1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全国名老中医马骏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用药特点和辨治规律,探讨马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并传承马教授在临证诊疗中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特色。方法: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通过门诊跟诊的途径,所收集的马骏教授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病案,再将得到的病案经过规范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临床数据筛选与分析,并予以讨论挖掘结果,总结马骏教授临床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结果:本课题收集了87例病案资料,并对此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按从高到低的出现频次,主要得到的中医证型依次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等五个。2.按从高到低的出现频次,出现频次位于前10的药物为:甘草、半夏、白芍、白术、砂仁、黄芩、陈皮、黄连、赤芍、枳壳。3.常用的有4对药对:半夏-陈皮、半夏-黄芩、白芍-甘草、白术-白芍。4.常用药物组合有3组:半夏-陈皮-甘草、半夏-黄芩-甘草、半夏-白术-甘草。5.核心处方1个,其组成: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连、黄芩、木香、砂仁、白豆蔻、枳壳、赤芍、白芍。结论:通过分析系统得出的研究结果,总结并概括马骏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规律,结果如下:1.马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因胃阴虚及脾阳虚而产生气滞、血瘀、痰湿等标实产物,出现胃脘疼痛、痞满等病症。2.马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善于抓住病机、脉证合参、洞悉主症、三因制宜;3.在用药上,马教授善用经方,通过审证查因,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平调寒热、燥湿和胃为治疗方法,并通过巧妙灵活用药治疗本病。4.得出的核心处方,以“脾胃气虚”、“肝胃不和”、“寒热错杂”为切入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出现胃脘胀满,中焦气机不畅,寒热错杂者多用半夏泻心汤平调寒热,和胃消痞;若患者纳差、肢体乏力以脾胃气虚者多以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益气健脾;若口中粘腻、恶心痰湿中阻者多以平胃散燥湿和胃;若嗳气频多、急躁易怒肝郁气滞者多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和脾胃兼以疏肝气。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观察患者术后肩周的肿胀率、疼痛评分(VSA)、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来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01-2021.02于我院骨伤二科住院部气滞血瘀型肩袖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实验组: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第一天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味,连续服用2周,其余处理与对照组相同。分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湿热证患者血NLRP3炎症小体相关分子(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的水平表达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8例CRF湿热证患者纳入临床试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并设正常组20例。研究最终完成63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因在研究期间治疗组停服清肾颗粒2例,加服
目的:通过观察肩凝汤加减口服联合氟比洛芬巴布膏外用配合功能锻炼与氟比洛芬巴布膏外用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风寒湿痹型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初步研究肩凝汤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运用肩凝汤治疗肩袖损伤提供依据,并为临床上运用中药治疗肩袖损伤提供新的方案。方法:按标准严格选取2020年1—10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64例风寒湿痹型肩袖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
计算机技术与医学领域相融合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中医古籍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医文化知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中医古籍的研究,对于促进中医发展以及中医的深入探讨均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中医医案、病历等中医相关文字材料进行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专门针对中医古籍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选取《伤寒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信息抽取、知
目的药用墨不仅具有书画的功能,更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其入药的历史悠久,是独具东方特色的一味中药材。药用墨止血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它还有许多其他的功效被人们忽略。基于此,本课题选择研究药用墨的古代文献,系统整理历代本草、方书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中有关药用墨的论述,进行分析讨论,从墨的形成探讨其药用的发展历程,明确药用墨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为临床应用药用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医文献
1目的观察丁锷教授强脊舒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临床获效,及其对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IL-23、IL-17、IL-22、TNF-α水平、实验室相关指标及各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探析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与AS间相互关系,并研究丁锷教授强脊舒对AS患者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理。2方法2.1
目的:分析龙琥定痛颗粒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促进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康复治疗中的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共选取6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术后第二天,对照组:单纯予以塞来昔布胶囊口服,100mg/粒;早晚餐后各1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龙琥定痛颗粒,一日一剂,早晚餐后分服。(两组患者均服用3个月,第1月服用2周;第2,3月每月各服用
目的:本课题研究以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活血利水方配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运用该方法治疗中老年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0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住院并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的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电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Cerebral Stroke,ICS)模型大鼠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方法:(1)动物分组与模型制备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标记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阻滞剂组(电针联合阻滞剂),每组12只,采用差额补充的方
目的通过对耳穴贴压临床研究证据的文献特征和研究趋势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同时对耳穴贴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以期把握耳穴贴压疗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促进高质量证据的产生,为其临床推广及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方法1.文献计量学分析: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耳穴贴压临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评价:检索并纳入耳穴贴压疗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