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山西省健身气功站点的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对山西省健身气功站点的活动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研究分析,发现在山西省健身气功站点活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发展对策,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健身气功功法在站点的进一步推广与普及,从而推动山西省健身气功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山西省健身气功站点发展的总趋势比较好,但是总体而言发展相对较缓慢,地区发展不平衡。(2)山西省健身气功站点的形成方式,以体育行政部门组建、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建和群众自发组建为主:大部分站点均有活动经费,经费主要来源于练功会员的会费,主要用于购买音响设备以及交电费等支出;站点的活动时间,以早晨为主,一般每周开展7次健身气功活动;活动地点主要位于公园、广场、企事业单位活动场地和社区空地;功法内容以四套旧功法为主,后期推广的五套功法开展的相对较少。大部分站点的规模集中在20-30人之间。(3)山西省健身气功站点练习者的性别比列差异明显,女性多于男性;练习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74岁之间,以年轻老年人为主;练习者的文化程度偏低,主要集中于初中文化;练习者的职业分布较广,其中以离退休人员为主:练习者-般选择早晨锻炼,每周锻炼7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练习者的练功年限集中在5—-10年;练习者在练功过程中大都有资金投入,主要用于购买练功服装;练习者的首要练功目的是强身健体,绝大部分练习者都达到了练功目的。(4)山西省健身气功站点负责人中女性多于男性;大部分站点负责人的年龄均处在60-74岁之间,即为年轻老年人:站点负责人的职业分布以离退休人员为主;站点负责人的整体文化程度偏低,相对集中于初、高中文化。站点负责人的指导工作年限,大都比较长,集中于5-10年;大部分站点负责人没有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在取得指导员资格证的负责人中,二级指导员和一级指导员所占比列最大;站点负责人大都定期或不定期参加过相关培训,培训方式以公费为主。(5)山西省健身气功站点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健身气功站点与太极拳站点合二为一,健身气功项目受冷落;相关部门对站点活动缺乏监管,导致站点活动自由散漫;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严重影响健身气功站点活动质量;经费短缺,音响设备、练功资料缺乏,制约了健身气功站点的良性运行;各级比赛、表演和功法培训组织的较少,站点练习者的练功积极性不高等。此外还存在一些场地拥挤、设施不齐全,练功群众理论知识掌握较少,功法的宣传力度不够,新功法学习较少,站点间的相互交流较少等问题。(6)影响山西省健身气功站点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指导员的数量与质量,音响设备的配备、练功资料的短缺以及练功场地互相干扰等方面。山西省健身气功站点今后的发展重心应主要集中在加强指导员的培训和认证、加强技术动作的学习和加强功法理论知识的学习等方面。针对山西省健身气功站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发展对策:(1)健身气功站点应“自立门户”,使健身气功真正的成为健身气功站点活动的主角,而不应作为太极拳站点活动的配角。(2)相关部门负责人应不定期深入站点,掌握和了解实情,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站点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3)加强健身气功指导员的培训和认证,增强其功法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严格考核健身气功指导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4)政府应加大经费、音响设备以及书籍杂志等的物质支持力度,同时站点还应自己造血,把健身气功纳入市场轨道,拓宽经费来源。(5)增加各种比赛或表演机会,以赛带练,以演促练,调动起群众的练功热情,促进站点健身气功活动的开展。(6)完善站点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应加强练习场地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发生站点间互相干扰的现象。(7)加强功法宣传,提高群众对健身气功的认识。加大对五套新功法的推广与普及。加强站点间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