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目的要素的违法性角度为出发点,对目的要素的概念、性质、功能、识别与运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分析。与通常文章有所不同的是,本文是以德日违法与责任阶层式的犯罪理论构造、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之间的学派之争为写作背景而展开。众所周知的是,当以违法与责任两个阶层作为犯罪论体系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何种构成犯罪的要素属于违法要素,何种要素属于责任要素的问题。而之所以会对构成犯罪的要素属于哪个阶层具有争议,其实是对违法阶层与责任阶层本质上看法不同的问题,甚至从根本上说,就是对违法阶层本质上看法不同的问题,亦即判断违法的本质与标准为何的问题。由于对判断违法本质与标准的认识不同,由此产生了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两种理论学说。本文首先在充分阐释了行为无价值论的弊端之后,进而选择以结果无价值论作为本文的立论基础以及逻辑前提。不仅如此,本文在比较了不同结果无价值论者对与主观的违法要素迥异看法之后,选择了一种相对“温和”的结果无价值理论。本文所预设的理论命题是,目的要素属于主观的违法要素并且该理论并不与结果无价值立场相违背。本文指出,无论是成文的目的犯还是不成文的目的犯,都要结合目的要素属于违法要素以及法益侵害性的原理进行认定,而不得以经验事实去识别目的犯。由于有不成文的目的犯的存在,因此对于不成文目的犯条文的认定需要更加谨慎,需要以法益保护为指导思想分析不成文目的犯的法律条文。同时,对目的要素的运用也同样如此。对于断绝的结果犯而言,由于断绝的结果犯的共犯需要包含有目的要素这一特殊成立条件,因此对于其共犯的判断与一般的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并不相同。对于短缩的二行为犯而言,不仅其共犯的判断标准需要结合目的要素来认定,又由于其可能出现一个犯罪里有两个行为的情况,因此对于其罪数的判断也与一般的犯罪罪数判断标准并不相同。因此,对于断绝的结果犯与短缩的二行为犯而言,要结合两者自身的特殊性分开探讨罪数与共犯问题,才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