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比较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古汉语词汇是汉语词汇的源头,也是中古和近代汉语词汇的基础,所以确切地了解上古汉语词汇对于有意涉及汉语词汇研究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另一方面,《论语》、《孟子》不仅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同时它们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用词习惯和特色,因此,本文针对这两部先秦文献中的近义名词分三个部分来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论语》、《孟子》名词研究的价值、概况和方法。
   《论语》、《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在语言风格和语言使用习惯上有很多相似点,对于后世的书面语也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目前学术界不乏对《论语》、《孟子》中哲学思想、观念的研究,然而针对二书近义名词的辨析和探讨其中演变的论述却未达到全面性的发展。因此,本文尝试以二书中常用近义名词作为研究对象,并参考近年来有关《论》、《孟》词汇研究资料,同时以《今文尚书》、《易经》、《诗经》、《左传》、《庄子》等先秦文献中的语料库作为辅助材料,力求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说明二书中词汇的特色,以使我们对《论》、《孟》,乃至于春秋战国时代名词的演变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论语》、<孟子》近义名词辨析。
   本章从字形、词义、词性、出现频率和使用习惯等方面,来对“人民/氓;邦/国;天/帝;帝/后/君/王;身/躬/体/躯;子/女;禽/鸟;犬/狗;忧/患”等九组名词进行辨析。这九组词大致上可分成四类:一、“人/民/氓;邦/国;天/帝;帝/后/君/王”;二、“身/躬/体/躯;子/女”;三、“禽/鸟;犬/狗”;四、“忧/患”。第一类主要是在探讨与社会制度相关的常用名词,并通过辨析以说明当时人们对于周遭环境认知的改变和词义演变之间的关系。而第二和第三类中所要探讨的对象是与“人”和“动物”相关的常用名词,同时也藉由辨析其中词义来说明语言分工、书面词汇产生年代等等的相关现象。最后一类是抽象名词,此节会尝试说明词性改变和当时的词汇演变的情形。
   第三部分:《论语》、《孟子》近义名词演变的方式。
   《论》、《孟》近义名词词义演变的方式包括了:一、词义变化;二、词义扩展和收缩;三、词义转类;四、词性改变_、五、词义分工:六、近义词是构成复音词的条件等等。前三者是属于范畴内的词义演变方式,即它们都在相近的语义场内发生变化,同时它们的词性基本上改变不大。第四点则是跨越语义场的词义演变方式,而改变或增加词性功能是它们最明显的特征。归纳二书中名词演变的原因,本章尝试做出两方面的推测:一、人为因素导致词义演变;二、语言经济原则导致词义演变。前者与当时社会形态的改变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后者则藉由词义分工和组合成复音词的方式说明词义本身就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功能,当字的产生不能满足于现况的需要,又或是几个词同时拥有同一个义位时,它们之间就会发生自我调节的现象,以达到最符合经济效益的使用习惯。
其他文献
《论语注疏》与《论语集注》是宋代两部诠释儒家典籍的代表作,二书分别是北宋初年经学家邢昺和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各自学术思想指导下对《论语》的又一次解读。二注在注释体例、训诂内容的选择以及训诂方法、训诂术语的使用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相同之处在於,二注无论是在注释字词还是解释句意时都注重吸取前人成果,重视训诂考据。同时二注也很重视修辞、语法的说解。而差异在於二注的着述目的不同,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四至六册文献内容丰富,包括律令词讼、军政站赤等文书类文献和票据、契约、书信等社会生活类文献。文献集中反映了宋元时期的词汇面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对文献四至六册词汇进行穷尽式整理、统计的基础上,对文献词汇进行了客观的描写和细致的分析,对词语收录和名词的构词造词等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运用校勘通义、统计归纳、典型例证分析等多种词汇研究方法,对文献中143个特色词语进
《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作爲宋元时期的第一手文献,具有原始性、珍贵性、丰富性的特点,是研究宋元语言文字弥足珍贵的材料。本文即以该文献的前三册——农政文书"、"钱粮文书"、"俸禄与分例文书"等爲研究对象,从词汇概貌、词语意义、新词新义收录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词汇训诂方面的初步探析。本文在《绪论》和《结语》之外,主体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是词汇概述。首先将文献所包括的具体对容进行列表展示,其
本文以关汉卿戏剧所见晋语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关汉卿杂剧中的方言词汇,旨在宏观、微观上能够较为全面的描写其戏剧中晋语词汇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关汉卿的籍贯山西运城解州说进行一定层次的讨论与论述。  论文除绪论部分外共分为三个章节,各章节概要如下:  绪论部分对元杂剧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其语言亦文亦俗,充分体现了
黑水城文献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学术界关注,无论是俄藏、英藏还是中国藏都成为研究宋、西夏、元社会历史、丝路贸易、医药历学、法律制度及佛教文化等领域十分珍贵的原始资料。本文以《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七至十册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词汇进行穷尽式地搜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统计、整理、分析。以期反映当时的词汇面貌。  首先,对《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七至十册词汇的基本概况进
在近几年对中国古典文学与古代历史的研究实践中,学者们认识到了“笔记”的重要性,史料笔记最大的特点是补充正史内容,除此之外还记录了大量与语言学相关的资料,可用以校对正典之误。《菽园杂记》是明代陆容所撰写的史料笔记。此书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对朝政故事的记载,也有对风俗礼制的述评,不仅有个人意志的抒发,还有对民间传说、名人轶事的评判等。陆容为官期间担任过吏、兵两个重要部门的职位,以及地方行政机构的外任,且
地方普通话这一语言现象自普通话推广之后就在中国逐渐形成,对于这一语言变异现象的分析与探究也成为中国语言研究的关注对象。笔者通过对语言变异、语言接触以及普通话推广相关理论的学习,将目标选择为吴忠普通话词汇变异,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对其进行探究。  首先,对吴忠以及吴忠方言的概况进行了描述。通过介绍吴忠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位置,说明了将吴忠市利通区作为从普通话与吴忠话接触角度研究其普通话词汇变异研究的可行性
学位
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交网络逐渐成为谣言滋生与传播的温床,在此环境下,谣言传播的速度和扩散的范围不容小觑。网络谣言不仅会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损害某些企业和单位的信誉与利益,还可能引起大规模的恐慌与骚动,对于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都有极其恶劣的影响。网络谣言中,健康养生类谣言占比极大,主要围绕着食品安全、生活习惯的优劣、疾病的预防与治愈等主题展开,与人们的健康关联紧密。  为了探索健康养生类谣言有何特征,本
学位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其收字众多且在词义训诂训上保存了大量字的本义,是我们进行语源学研究的宝贵材料。南朝顾野王的《玉篇》则是继《说文解字》後的又一大型字书,其收字是《说文解字》的两倍多,可扩大《说文解字》中的同声符同源字字族的系联范围,便於我们更加准确地进行问题研究和规律总结。  本文选取《说文解字》及宋本《玉篇》中17个声符字及其构成的形聱字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阴阳入三韵部进行
勒克莱齐奥是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二零零八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创作的许多小说如《沙漠》《奥尼恰》《非洲人》《金鱼》《流浪的星星》《乌拉尼亚》等,多涉及身份政治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探究勒克莱齐奥小说中身份政治的核心,即边缘群体(少数族裔)合法的政治诉求和身份(文化)认同。  论文第一部分为引言,在梳理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围绕身份政治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展开论述,并对论文的两个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