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公园现在被公认为是合理的保护、利用与研究湿地资源最好的方法之一。对湿地公园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基础上的定量分析,并将分析成果应用于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通过合理的建设将生态旅游与湿地景观保护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增强公众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及素养,减轻传统旅游对旅游区环境、资源的冲击和压力,达到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双重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对我国湿地公园建设所采用的各种理论、实践与研究动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湖南水府庙湿地公园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学、生态恢复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等对水府庙湿地公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范围内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对总体布局、景观分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SWOT分析评价了水府庙湿地公园旅游开发的潜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湿地公园旅游规划具体对策措施和总体模式的探讨,结合对旅游资源的研究成果提出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中应当要加强与注意的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基本原理,对湿地公园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根据景观构成要素、景观多样性、景观分离度和景观破碎度等具体指标的分析情况,可以看出水府庙湿地公园的主要景观要素里林地占了43.29%,总计有92.07hm2,成为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主要载体。其次分别为农田(58.67 hm2,27.59%)、水面(45.47 hm2,21.38%)、滩涂、沼泽(10.44 hm2,4.91%)。这说明水府庙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具备非常良好的开发基础,为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而其他游览,居住(6.01 hm2,2.83%)等人文景观也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通过对水府庙湿地公园的景观现状的景观构成、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和环境承载力分析表明:水府庙湿地公园景观种类比较丰富,景观多样性指数达到了0.5859,但相对于0.95的最大指数还是有一定差距;景观破碎度与景观分离度不佳,说明其景观要素的分布还是比较分散,并且斑块的完整性不高,要求在规划时适当调整景观要素,形成完整的系统。(2)以对水府庙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为基础,结合旅游规划的相关案例和基本理论,提出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的对策:应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以形成开敞的自然空间和湿地公园的定义与概念地带、接纳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形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同时为游人提供生机盎然的、多样性的游憩空间。同时结合景区内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提出水府庙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并进一步对水府庙湿地公园进行总体布局、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等规划,以此说明生态旅游在湿地公园的现实性与可行性。(3)以水府庙湿地公园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依据和范例,结合生态旅游中的可持续开发原则,提出了指导一般湿地公园生态建设的方案,即“保护、节约、开发”的步骤,其中着重强调保护性开发的主旨,贯彻“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的理念。由于湿地公园是集功能、艺术、和生态的统一体,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其特有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湿地公园生态建设的难度,同时我国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开发仍处于初期阶段,还有许多理论和想法需要以实践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