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下城市既有住区的更新改造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k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在发展,人的生活行为和居住需求也会发展和变化,城市的既有住区更需要通过更新和改造以适应变化。但是,在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受长期的浮躁心态和“集权”意识形态的影响,“经济、历史、政治、文化、环境”等词语常常成为我国城市宣传的惯用标签,管理者们更乐于将注意力放在“视觉效果相对明显”的标志性项目建造或是新城建设上,而刻意地回避既有住区的更新改造。或者说,他们偶尔也会关注一下既有住区的更新改造,但也只是形象工程,草草了事。事实上,在实际的城市体验中,一条曲折的小巷、一个破旧的小餐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住区更能体现城市的生活气息。  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晚期起,科学界兴起了对于复杂系统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试图揭示生命性质的世界是如何由简单走向复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系统科学便是自组织理论。从自组织理论来看我国城市的既有住区,会发现居民对居所做出更新与改造,以适应其需求变化的自发行为,正是自组织系统自下而上真实演变。  近年来,国内学者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住宅更新理论,虽然也展开了对我国既有住宅更新改造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具体的改造方法,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撑。因此,本文将结合这些更新改造研究,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分析我国城市既有住区的自组织演化,提出一些自下而上、非决定论的改造策略,以加强其内部的自组织能力。不对其优劣做出评价,只对可能性做出预估,从而进一步促进住区走向复杂和非平衡态有序,乃至辐射到整个城市。  伴随GDP超越日本,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城市生活却越来越糟糕。笔者希望2010上海世博会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要沦为动听的口号。
其他文献
大学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党和国家推行高校扩招政策,努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使未来的接班人掌握先进的技能和知识,是有战略意义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加剧,随着哥本哈根等国际会议的召开,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此外,我国旅游业盲目开发建设,经营方式粗放等现象十分普遍,最终导
本文以结构逻辑形态理论和建筑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对当今建筑前沿所出现的“复杂性建筑”现象进行有选择的分析和归结,以结构逻辑的方法和视角重新审视信息时代极大丰富和复杂化
边缘空间是城市空间中结构最复杂的空间,也是表现形式最多样化的空间,为人们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其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存在于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之间。它是随
中国村落数量众多、历史悠久、价值独特,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传承载体,它不仅承载着国家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具有形态各异的自然生态景观遗产,是中国不可再生的文
学位
开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仍在进行并不断的深化,它是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基调,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特征,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的第二个社会转型期。
城市更新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其更新与发展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城市老旧社区虽以其丰富的街巷空间著称,但随着时间
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自组织理论,重点探讨了复杂系统产生、发展、演化的问题。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系统同样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论文将自组织理论与社区更新实践结
小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业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次生动力。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如何以小城镇自身的资源为基础,寻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匹配发展模式,是促进小城镇人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