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微结构表面加工颤振的压电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结构表面是指面型精度可达亚微米级,具有特定功能微小拓扑形状的表面,由于其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等优势,目前被广泛使用在光学领域、航空航天、军事方面等领域中。微结构表面加工的方法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加工微结构表面的加工技术也在飞跃发展。其中,快刀伺服加工技术由于具有能加工光滑连续的非对称三维结构、可加工材料多、加工效率高等优势,是目前加工微结构表面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微结构表面加工过程中,由于微结构表面的面型特征,在加工过程中切削深度是一个时变量,引起切削力的动态变化,从而导致加工过程的不稳定,并可能导致再生型颤振的发生。颤振的发生会产生如工件精度无法达到标准,刀具磨损等后果,因此对加工过程中的颤振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首先对面向微结构表面加工的快速伺服刀架进行了总体结构设计,对其主要组成部件进行了相关的选型和计算,保证满足设计的使用要求,并在最后对设计好的整体快速伺服刀架的实际性能进行了相关的静力学仿真和动力学仿真,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保证设计出的刀架满足使用要求并符合安全标准。接着,对于微结构表面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再生型颤振进行了数学建模,并根据其数学模型进行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分析。根据建立的颤振数学模型选取了相关的切削参数,进行切削仿真对比,观察稳定切削与颤振发生时的刀具振动情况,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选取了检测颤振发生的特征量,作为判断颤振发生的依据,并设计了检测刀具颤振发生的实验方案。由于压电材料具有响应快、输出力大的优点,在本文中设计了采用压电执行器对微结构表面加工过程中的颤振进行抑制的主动控制实验方案。并结合BP神经网络控制算法,通过颤振数据的输入,输出控制电压,实现压电制动器对刀具颤振进行前馈控制。在设计对颤振进行实时反馈控制方案时,由于BP神经网络自身存在局限性,在训练过程时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无法得到最优控制电压,因此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两种控制方法的实验,将未控制下的颤振情况与控制后得到的振动情况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方法均得到了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薄壁加筋结构具有重量轻、比刚度和比强度高、空间性好、造型多样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结构中广泛应用。加筋布局对结构性能影响显著。需要研究建立合理的薄壁结
老陈肥猪肉是豉香型白酒生产过程的关键材料。肥猪肉在长期浸制过程中氧化产生大量的醛、酸和酯类物质,对豉香型白酒典型风格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传统浸制工艺中,经预处理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新城发展由早期单一产业导向到多元“触媒”导向的转变,新城发展动力出现多元化趋向。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大运河申遗成功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沿线城市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沿线许多城市以运河文化为引领建立新城。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择新城发展动力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展动力系统,对我国
自“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以来,我国在沿海地区加快修建了大量的港口结构。然而,“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大多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地震活动区。国内外港口工程
本论文以CAS(CaO-Al2O3-SiO2)系统为研究对象,参考前人玻璃配方,做三元相图,得到最佳的基体玻璃。在最佳基体玻璃配方的基础上,外掺B2O3、Li2O,调节玻璃的热学与机械性能,研究
伤口愈合是一项复杂且高度协调的生物修复活动,主要包含止血期、炎症期、增殖期和重塑期等阶段。在遭受创伤后,皮肤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血液流失和局部炎症,环境污染物容易造
堤坝是防洪减灾的重要体系,但资料记载历史隐患较多,一旦失事,后果重大,因此对堤坝隐患进行精确探测与识别至关重要。高密度电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探测精度与参数设
风电功率的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其大规模并网容易造成电网潮流紊乱,严重影响并网容量规划。风电功率的预测以及基于功率预测的并网容量优化,可以对未来的风电功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用地愈发紧张,尤其是一线和二线城市,地面交通压力很大。为了缓解用地紧张问题,城市地下空间被越来越多地开发利用,新建隧道穿越既有桥梁、隧道
我国的纺织工业是一项举足轻重的民生产业,上浆和退浆是纺织过程中的两道重要工序,大量含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纺织废水会从这两种工序中排出,该废水的成分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