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认为文学是由作品、世界、作者、读者这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的。但纵观西方文论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美学兴起前,读者这一要素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现,众多文论家对读者问题的探讨往往只是附着在对世界、作品、作家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将其视为文学及文学作品的附庸。随着作者的阐释权威和文本的自足性与封闭性受到质疑和瓦解,六十年代接受美学的兴起,西方文论界开始重视读者。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思潮起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联邦德国。被誉为接受美学“双子星座”之一的伊瑟尔提出了“隐含读者”这个重要概念(亦被译为“隐在的读者”“暗隐读者”等,英文implied Reader)。“隐含读者”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实际读者的读者类型,其实质是一种现象学模型,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该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对应于“读者的存在”的是文本结构中出现的一种虚假非真实的读者类型;第二,对应于“文本设置的情感”的是读者试图沿着文本的结构解读文本,同时强调在此过程中读者再创造的能动性与引发的反应。“隐含读者”作为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主导当时文坛的形式主义文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也因此成为开启“读者时代”的滥觞。第一章主要探讨“隐含读者”概念的理论语境。通过分析得出文学范式的转变与联邦德国现实危机的应对是“隐含读者”理论诞生的提出背景。伊瑟尔在吸收现象学理论、现代释义学理论、形式主义文论及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特的“隐含读者”理论。第二章阐释了“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首先,简要介绍了“隐含读者”的提出、内涵。其次,阐明了伊瑟尔阅读理论中读者阅读活动的基本运作机制。第三章为“隐含读者”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进一步比较“隐含读者”与其他读者概念,突出其独特理论价值。第四章主要对“隐含读者”的理论价值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结语部分在总结本文内容的基础上,阐明“隐含读者”这一概念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已逐渐中国化趋势,并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强调“隐含读者”的重点不应该放在读者,而是需要返回文本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