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负荷与工作记忆内容在选择性注意中的作用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选择性注意使个体将有限的注意资源集中于目标任务相关信息,同时忽视来自于任务无关信息的干扰。该过程中相应的认知和神经基础是认知心理学领域永恒的话题。影响选择性注意的因素很多,一方面,目标任务的知觉负荷水平是决定选择性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形成了知觉负荷理论(Lavie,1995;Lavie&Tsal,1994)。该理论假设知觉能力是有限的,但能够自动加工所有的刺激直到加工资源耗尽。高知觉负荷任务耗尽了所有的注意资源因而没有多余的加工资源知觉无关分心物,因此来自于分心刺激的干扰消失;然而,在低知觉负荷情境下,任务相关加工所剩余的注意资源能够自发的“溢出”到无关分心刺激,对其进行加工,因此来自于分心刺激的干扰显著存在。另一方面,根据偏向竞争模型可知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引导是影响选择性注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Desimone,1998;Desimone&Duncan,1995;Duncan&Humphreys,1989)。具体来说,当我们将某一客体保持在工作记忆当中时,会形成记忆模板,视觉搜索任务中与记忆模板匹配的客体能够自动引导注意,从而提高搜索有效性。本研究着眼于对知觉负荷领域和工作记忆引导领域的研究进行拓展并首次探究了两者共同对选择性注意产生影响的竞争交互机制。本研究首先采集行为数据探究了知觉负荷效应产生的实质原因(研究一),采用静息态f MRI的方法探讨了知觉负荷效应的个体差异及相应的神经机制(研究二)。其次,鉴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的高时间分辨率,研究三探究了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在早期视觉加工阶段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最后,研究四将知觉负荷与工作记忆引导结合起来,分别运用ERP技术和任务态fMRI技术探究了两者在选择性注意中的竞争交互机制。研究一考察了高知觉负荷条件下来自分心刺激的干扰消失的本质原因。实验1采用与Lavie和De Fockert(2003)相同的实验设计,以假字作为非目标刺激,只是采用了具有中国特征(中国明星面孔和名字)的实验材料,结果发现能够重复前人的研究结果,在高知觉负荷条件下和低知觉负荷条件下来自分心刺激的干扰都存在。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引入稀释条件(同高知觉负荷条件,只是目标刺激用红色标记)且改成组间设计,结果与实验1相同,不论是高知觉负荷,低知觉负荷还是稀释条件下,来自名人面孔的干扰始终存在。实验3中将非目标刺激变成真正的中文字,增加了非目标与分心刺激的领域重叠性,结果发现,在低知觉负荷条件和高知觉负荷条件下,来自分心刺激的干扰依然存在,但在稀释条件下干扰消失。实验4中将非目标刺激变成真正的中国名字,使非目标与分心刺激的领域重叠度进一步增加,结果发现,来自分心刺激的干扰只在低知觉负荷条件下存在,在高知觉负荷条件和稀释条件下干扰消失。研究一结果表明,高知觉负荷条件下来自分心刺激干扰的消失是由于非目标刺激对分心刺激的稀释作用导致的,且该作用依赖于非目标刺激与分心刺激的领域重叠性程度。研究二考察了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强度(以ALFF为指标),静息功能连接(RSFC)与知觉负荷调节效应之间的关联。实验5采用经典的知觉负荷任务范式,结果发现,与知觉负荷调节效应显著相关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注意网络和感觉皮层,包括辅助运动区,左侧枕下回和左侧额下回。其中,枕下回与额下回的静息功能连接与知觉负荷调节效应的个体差异显著相关。研究二结果表明,对来自于分心刺激的干扰作用的调节依赖于注意控制网络。研究三探究了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及其时程特点。实验6采用延迟匹配样本任务范式,以无意义图形作为工作记忆内容,行为结果发现匹配试次的搜索反应时慢于不匹配试次,表明了工作记忆内容对注意的捕获作用;ERP结果发现,在P1成分和N1成分上,匹配条件的波幅大于不匹配条件;s LORETA源定位结果发现,P1成分位于枕叶区域,N1成分位于顶叶区域;时频分析结果发现,alpha频带的能量在匹配条件下高于不匹配条件。研究三结果表明,工作记忆中的刺激再现导致了枕叶区域的激活增强,随后,由于注意的重新定向和视觉输入信息的竞争,这种早期的来自于工作记忆的注意捕获能够在N1阶段得到抑制,反映在alpha频带节律上。研究四探究了知觉负荷与工作记忆内容共同对选择性注意影响的时间动态和神经机制。实验7在实验6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负荷水平且分心刺激具有凸显性,行为结果发现,低知觉负荷水平下匹配条件的反应时慢于不匹配条件,而高知觉负荷水平下匹配与不匹配条件的反应时没有明显差异;ERP结果发现,不论低知觉负荷还是高知觉负荷条件,匹配条件的P1波幅显著大于不匹配条件,然而在N1成分上,低知觉负荷条件下匹配条件的N1波幅大于不匹配条件,而高负荷条件下两者没有显著差异。sLORETA源定位结果发现,P1成分相关的效应位于枕叶区域,N1成分相关的效应位于顶叶区域。这些结果表明,在选择性注意中,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能够在早期视觉加工阶段自动捕获注意,但是,这种早期的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捕获受到知觉负荷水平的调节,高知觉负荷条件使工作记忆引导效应消失。实验8采用经典的延迟匹配样本任务范式,但分心刺激与目标任务是绑定在一起的,不具有凸显性,行为结果表明在低知觉负荷条件下,记忆匹配试次与中性试次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高负荷条件下记忆匹配试次的反应时显著慢于中性试次;fMRI结果表明负荷的主效应激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额叶,颞叶和枕叶区域;有效性的主效应激活的脑区主要分布在枕叶区域;负荷与有效性的交互效应激活的脑区主要分布在楔前叶部分。功能连接结果表明,在低知觉负荷条件下,楔前叶与枕叶区域呈正耦合;在高知觉负荷条件下,楔前叶与枕叶、额叶呈正耦合。楔前叶与额叶的耦合只在高知觉负荷条件下呈现,在低负荷条件下不存在。这些结果表明额叶-顶叶-枕叶通路的形成,是工作记忆引导效应产生的神经基础。本研究通过四个紧密相连的研究深入的揭示了知觉负荷与工作记忆内容各自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探究了两者在选择性注意中的竞争交互机制,扩展了已有研究,对两个领域进行了整合。首先,证实了高知觉负荷条件下,来自分心刺激的干扰的消失是由于非目标对分心刺激稀释的作用,支持了稀释模型。其次,指出大脑自发神经活动能够反映知觉负荷调节效应的个体差异,枕下回与额下回的功能连接性越强,知觉负荷调节效应越大,所受到的分心刺激的干扰越小。然后,发现视觉工作记忆内容能够自动引导注意,且最早发生在知觉加工阶段。最后,表明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引导受到知觉负荷水平的调节,且两者的交互结果与分心刺激是否具有凸显性有关,当与记忆内容匹配的分心刺激具有凸显性时,不论是在低知觉负荷条件下还是高知觉负荷条件下,都能优先自动捕获注意,但随后高知觉负荷条件消除了这种引导效应;当与记忆内容匹配的分心刺激不具有凸显性时,高知觉负荷条件下额叶-顶叶-枕叶通路形成使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引导效应出现;在低知觉负荷条件下,仅仅顶叶-枕叶的耦合不足以出现工作记忆引导效应。这些发现加深了我们对知觉负荷效应和工作记忆引导效应本质的理解,并首次揭示了知觉负荷与工作记忆引导共同影响选择性注意的时间动态和神经机制,弥补了这两个研究交叉领域的空白。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58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并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
<正>新的"国六"排放标准将在今年底出台,并于2020年起开始实施。从北京车展到成都车展,从概念车到量产车,从轿车到跑车,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眼前最炙手可热的车型。技术不断进
试验研究选择了上补、侧补、斜上补、斜下补和下补 5种界面方位 ,3个月和 3年新老混凝土龄期差 ,多种新老混凝土界面处理方法和界面剂 ,首次提出并系统地探讨了新老混凝土修
成年鸣禽鸣唱语句的形成和维持依赖于听觉反馈。X区是鸣禽前脑回路的一个重要核团,对鸣禽的发声学习和语言结构的稳定有重要作用。X区在解剖结构、电生理学以及神经化学等方
信息网络将我们包围在地球村之中,跨文化传播成为了必然。在跨文化传播的同时,中西文化得以交流,"洋节"在中国广泛流行起来。然而,"洋节"的流行包含了很多因素,其中占最主要
当代意识科学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说明意识的机制,同时要说明与之相关的哲学问题。达马西奥从生命自我保存和自我生产的生物价值出发,将意识视为生命有机体在演化进程中形成
<正>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的雄县、容城、安新等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这一战略性决策是中国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区域
概述了锂铌钛体系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材料理论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罗列的大量研究数据和结果将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方向。
新时期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及发展意义,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性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现
【正】曾担任过通用、保时捷、宾尼法尼亚设计总监的日本著名汽车设计师奥山清行说:"韩国汽车设计已超越日本等其他国家汽车设计,这对于日本汽车甚至世界汽车设计而言是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