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蒙中关系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aym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是传统友好邻邦。蒙中两国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多共同利益。特别是,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各方面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纵观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促进两国的合作符合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介绍冷战蒙中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研究两国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对蒙中两国关系发展的政策走向和趋势做出一定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分析蒙中两国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两国在未来发展有效的合作提出建设性建议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简单总结了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主要是冷战后两国关系发展的促进因素推动了两国的政治交往与合作、经贸合作、军事合作以及区域性合作的开展。经济合作是两国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两国经济结构差异较大,互补性很强。经贸合作是发展蒙中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蒙中两国关系良性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中蒙能源合作进展迅速,经济贸易全面展开。中蒙能源合作是两国关系合作的新亮点。
  第二段写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些制约因素。作者认为,两国之间的一些制约因素还会长期存在,不会很快解决。中苏交恶后30年的隔阂不会很快消除。蒙古对中国仍旧存有戒心,“中国威胁论”在蒙古时隐时现;双方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尚存分歧;台湾与蒙古关系;中蒙两国在达赖集团以宗教活动名义多次应邀访蒙存在分歧。尤其是蒙古国在“多支点外交“的框架下同美国、日本和欧洲大力发展关系,为中蒙关系增添了变数。
  文章第三部分讲了蒙中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其政策建言,并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增强中蒙政治互信,促进蒙中贸易发展,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军事互信,增进人员交流,和在地区合作框架下进行全方位合作的建议。
  作者认为,中蒙两国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两国互补性的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蒙互补贸易格局是中蒙关系的保障因素。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两国关系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形成了一种全面发展的可喜局面。但是中蒙之间长期形成的隔阂,蒙古对中国的历史既有而如今得以增强的疑惧,两国在台湾西藏关系等敏感问题的分歧等问题和矛盾不会很快解决,加上美日同蒙古发展关系带来的诸多变数。两国关系将保持一种合作与矛盾并存,而以合作为主的态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大势面前,大力推动经济交流,扩大军事合作,促进人员往来,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努力消除两国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在区域合作的框架下不断拓展两国关系的空间,是两国应有的基本战略。
其他文献
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大国,兴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中小学在校生多达1.6亿。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对于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技尖创新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为国民经济增长积累后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使农村适龄儿童均能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必须要有合适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学位
该文从存款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入手全面介绍了该项制度的内容及其职能.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论证了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下来,基于对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分析,提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模式的设计构想和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学位
本文从历史沿革、理论根据、适用条件、法律效力等方面论述了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履行的原则之一—情事变更原则,认为该原则具有悠久的法律传统,具有极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当为我国《合同法》所承认和采纳。文章通过考察情事变更原则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各种理论根据的学说,认为该原则的理论根基在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的相互结合。通过对该原则适用条件和法律效力的论述,提出情事变更应发生在合同成立且生效之后,而非合同成
学位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并将其载入我国宪法。实现法治首先要求有制定良好的法律,这种法律符合社会正义的要求。其次要求法律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法律的执行不能脱离人的因素而独立存在,法治的昌明和法治国家的确立,使得法律家在社会变革及促进社会正义实践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法律家一直被人们期望对实现法律的目标起关键作用。完成这一使命要求法律家不能机械地适用法律,他们必须懂得将法律所体现的理性精神与具体案
学位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前提和基础,其中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集体化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相较于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分散型村庄,集体化村庄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为突出、更引人注目。中国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共同富裕能否实现。
学位
2008年巴基斯坦的民主转型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经历了深刻的发展,既包括诸多机遇,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巴基斯坦经历政局动荡之后,伊斯兰堡与北京的关系在许多领域得到加强,尤其是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得以扩展。尽管两国文化、宗教、语言、规范和传统不同,但始终在地方、地区和国际层面上结成了牢固的伙伴关系,甚至比许多正式的联盟都要密切。2008年以来,新的国际与国内形势变化为两国创造
学位
第一夫人指的是国家元首的妻子,根据不同政治结构的国家宪法所规定,在一些国家“国家元首”指共和国总统,另一些国家里“国家元首”指首相或总理。尽管“第一夫人”这一头衔在官方等级中并不代表任何功能,但在一些国家的政治环境中她们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在各自国家内部的活动,第一夫人在国际上也备受关注。她们通常陪同丈夫参加各种国际活动,或是有独立的访问日程。而第一夫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这些活动内容就构成了我们所
学位
从古至今,河流水资源争端一直是沿岸国家与人民的关注焦点。如何和平管控水资源冲突是国际社会面对的众多严峻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探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三大沿岸国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之间水资源争端背后的复杂局面具有其必要性。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沿岸三大国启动水资源发展项目以来,水资源问题开始成为该区域的重大议题之一。20世纪60年代,土耳其和叙利亚首次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水利工程计划,开发两河流域水
学位
从20世纪60年代到卢旺达20世纪90年代爆发内战进入种族灭绝时期,伴随着国家结构调整计划(SAP)出现,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的对外投资及工业发展经历了包括政策改革、进口替代以及去工业化等在内的多个阶段。与坦桑尼亚相比,这两个国家当前的工业发展阶段(尽管两国之间不是统一的)更有利于卢旺达进行对外投资。基于这种观点,本文旨在探索对外投资政策在工业领域的效果和表现。本文主要关注卢旺达在吸引对外投资方面比坦
学位
有关中巴经济走廊的研究很多,一些作者和学者认为该项目给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变革。通过贸易、商业和创造就业机会为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有学者持消极的看法。本研究以中巴光纤电缆项目为研究对象,以相关书籍、文章、报道、视频和新闻资料为基础,探讨中巴光纤电缆项目在中巴关系中的作用。  中巴友谊是全天候友谊,两国保持了近70年的友谊。2013年5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巴基斯坦时首次提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