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短刺法配合电针肌肉起止点与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内经》短刺法提供临床依据,并为多种针灸方法治疗本病提供疗新思路与效确切的诊疗技术。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短刺法配合电针肌肉起止点治疗,对照组予塞来昔布治疗。治疗组膝关节周围取阿是穴、犊鼻、内膝眼、鹤顶,行短刺手法,隔10min行针1次;肌肉起止点取髀关、梁丘、足三里、血海下1寸处,行电针治疗,留针30min,隔日治疗1次,3次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次0.2g,每日1次,7天为1疗程。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4周的膝关节的骨关节炎指数评估量表(WOMAC)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来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通过《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并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1)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WOMAC量表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间WOMAC量表评分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4周疗效比较:(1)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WOMAC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间WOMAC量表评分及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短刺法配合电针肌肉起止点与口服塞来昔布可改善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均为有效治疗方法;2、短刺法配合电针肌肉起止点延缓疼痛中远期疗效方面优于口服塞来昔布;3、短刺法配合电针肌肉起止点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少、作用稳定、疗效持久的综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