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对下位关节突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ueli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退行性疾病发生与发展的核心病理基础,椎间盘退变常伴随钩椎关节和关节突关节退变,并影响到椎动脉,因此颈椎横突孔及邻近关节骨性结构的形态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而目前研究发现该术式术后由于改变了相邻节段椎间盘压力、节段间运动力学和关节突关节应力,从而导致邻近节段退变。颈椎人工椎间盘植入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保留节段运动和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已经初步应用于临床,而关于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颈椎生物力学研究报道较少,由于颈椎关节突关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力学作用,同时关节突关节退变速度和程度也是判定颈椎病术后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比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颈椎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内固定和对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和临床意义。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测量颈椎横突孔及其邻近关节骨性结构的关系。(2)测量新鲜尸体标本C4/5、C5/6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内固定和人工椎间盘置换模型在不同载荷下对C5/6、C6/7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影响。(3)观察C4/5、C5/6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和颈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和对邻近下位关节突关节的影响。第一章颈椎横突孔的解剖测量目的:测量颈椎横突孔横径、矢状径及横突孔与周围关节的关系,为颈椎间盘退变继发骨质增生引起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1具新鲜颈椎标本进行CT扫描和标本测量1.横突孔的横径、矢状径;2.横突孔至钩突外缘距离与相对于双侧钩突外缘距离的相对距离;3.横突孔到关节突关节前缘距离和相对于关节突前后径相对距离。结果:1.对C1~C7颈椎横突孔横径、矢状径左右侧进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C1~C6两两比较横突孔的横径和矢状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C7横突孔孔径最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C3~C7横突孔至钩突外缘距离进行两两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C4、C5、C6横突孔至钩突外缘相对距离进行两两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C4、C5、C6横突孔至钩突外缘相对距离比C3、C7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3.C3~C7横突孔到关节突关节前缘距离之间两两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C5、C6横突孔到关节突关节前缘相对距离比C3、C4、C7最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CT测量值和实测值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横突孔孔径C1~C7左右侧横突孔孔径没有差异,C7横突孔最小。2.C3~C7左右侧横突孔至钩突外缘距离没有差异,C4、C5、C6横突孔至钩突外缘相对距离近,距离椎动脉相对近。3.C3~C7左右侧横突孔至关节突关节前缘距离没有差异,C5、C6横突孔到关节突关节前缘相对距离最大。第二章C4/5、C5/6人工椎间盘置换对C5/6、C6/7关节突关节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双节段颈椎椎间盘摘除、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对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影响,为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临床运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11具新鲜完整的成人下颈段标本,按实验先后分别制成C4/5、C5/6椎间盘完整、椎间盘摘除、椎间盘置换、椎间融合四个模型组,在标本上施加轴向、侧弯、前屈和后伸分级载荷,将特制圆片状微型阻电式压力传感器置入C5/6、C6/7关节突关节内,测量合组各分级载荷下C5/6、C6/7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比较各组的压力大小,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轴向、侧弯、前屈和后伸加载下,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随着施加载荷的增大而增大。2.C4/5、C5/6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与椎间盘完整组相比下位置换节段和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变化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3.C4/5、C5/6双节段椎间盘摘除组与椎间盘完整组、人工椎间盘置换组相比,摘除下位节段和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在轴向、同侧弯、对侧弯、后伸载荷压力增加(P<0.05),在前屈载荷时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4.C4/5、C5/6椎间融合组与人工椎间盘置换组、椎间盘完整组相比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后置换下位节段和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与完整标本相近,提示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能够重建颈椎生物力学性能。2.颈椎双节段椎间盘摘除后可引起摘除下位节段和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压力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3.颈椎双节段椎间盘摘除融合内固定后邻近下位关节突关节压力增加,可能是多节段颈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退变加速的原因之一。第三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融合术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前路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邻近下位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响。方法收集C4/5、C5/6双节段颈椎退行性病变而接受手术病例35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分为三组:(1)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5例,随访12个月~22个月;(2)前路双节段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短期随访组(融合组一)15例,随访12个月~30个月;(3)前路双节段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中长期随访组(融合组二)15例,随访5年。对术前和术后6月、1年、2年、5年进行JOA评分、Odom评级,X线观察邻近下位节段活动度,X片和CT扫描分析术后手术邻近下位节段的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程度。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JOA评分、Odom评级:三组术后各随访时段的较术前均有提高(P<0.05),术后6月、1年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与融合组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融合组二术后1年与术后6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融合组二术后5年与1年、2年比较降低(P<0.05);2.邻近下位节段活动度:术后6月、12月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与融合组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融合组二术后5年与1年、2年比较,邻近下位节段活动度增加(P<0.05);3.术后6月、12月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与融合组一的退变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组二术后5年与1年、2年比较,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率增加(P<0.05)。结论1.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术和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疾患的近期手术疗效均良好,对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影响不明显。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中远期疗效降低,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出现退变。3.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术的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电机轴承发热故障是最为常见的电机故障之一,对电机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电机轴承发热对电机的危害性出发,分析了引起电机轴承发热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处理电机轴承发热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法,从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联动发展的意义及可行性出发,探索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两者能够
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交通事故防控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由于交通事故发生机理不明以及事故致因认知方法的缺乏,极大地影响着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防控能力。基于系统
我院自1995年5月以来用兰索拉唑(达克普隆)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观察药物疗效及安全性.
经中国索引学会常务理事会议决定、中央编译局批准,拟于2010年9月21—23日在上海召开“2010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学术研讨会征文要求通告如下: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式护理运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6月收治的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正念减压式护理;另选取2015年12月-2016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终末期肝病,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差,患者存活率低。原位肝移植技术的开展使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有了明显的突破,目前已成
本研究选取南昌航空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在校生、毕业生、专任教师共102人为调查对象,分别对本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课程结构、教学组织形式、社会适应性进
利用离体拮抗试验和烟草幼苗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棉花根圈细菌绿针假单胞菌 (Pseudomonascholoraphis)PL9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烟草疫霉 (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 .nico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