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4—萜品醇酯的构建及其促渗透活性评价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odde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皮给药系统(TDDS)是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其药物发挥疗效的最大屏障是皮肤角质层,因此需要寻求一种使药物易于通过角质层的方法,这对于经皮给药剂型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本研究选择手性4-萜品醇脂肪酸酯为促透剂,以氟比洛芬(FP)的消旋体和对映体为模型药物,研究手性4-萜品醇脂肪酸酯对FP消旋体及对映体的体内外促透活性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4-萜品醇(4-TER)的对映体为极性头部,在其羟基位点引入不同长度的脂肪酸烃链,合成不同的手性4-萜品醇脂肪酸酯。通过体外渗透实验评价手性4-萜品醇脂肪酸酯对FP消旋体及对映体经皮吸收的促透活性,并通过组织学实验初步测评其对皮肤的刺激作用。而后选择促透活性较好的促透剂进行体内药物动力学实验,测定FP对映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使用反卷积分法分析药物的体内外相关性。最后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ATR-FTIR)以及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促透剂在药物释放、吸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体内外渗透研究表明手性4-萜品醇酯对FP消旋体及对映体的透皮递送均具有显著的促透作用,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r>0.8783),其中促透作用最明显的是l-4-萜品醇油酸酯(l-4-T-d C18),对SR-FP的24 h累计透过量达到547.20±35.94μg/cm2,比对照组增加4.45倍。同时可以发现d-4-萜品醇酯的促透活性强于l-4-萜品醇酯,仅有l-4-T-d C18的促透活性强于d-4-T-d C18。组织学实验表明与天然化合物4-TER相比,l-4-T-d C18对皮肤的刺激性相对较低,不会对皮肤产生实质损伤。体外释放实验表明,促透剂通过与压敏胶粘合剂分子的相互作用促进药物的释放;分子模拟显示4-萜品醇酯可以打乱皮肤脂质中烷基链的顺序而促进药物渗透;ATR-FTIR表明促透剂对FP的透皮通量增加与角质层脂质迁移率的增加、OH的水合作用以及促透剂和角质蛋白的相互作用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手性4-萜品醇脂肪酸酯衍生物均可显著促进FP消旋体及其对映体的渗透,其中l-4-萜品醇油酸酯的促透效果最佳,具有较高的促透能力和较低的刺激性,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作为促透剂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图12幅;表13个;参105篇。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口腔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植入早期感染和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炎,而菌斑生物膜是导致种植体相关感染(implant-related infection)的始动因子。因此,新型抗菌植入材料的研
目的:探讨利用乳腺动态增强MRI的纹理特征建立数学模型是否能够预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 CR)。方法:在2015年11月至2020年2月之间,这项回顾性研究包
近年来,慢性病患病率突增,在侵蚀人类健康的同时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现有的临床检测技术成本高昂耗时较长,无法实现对慢性疾病诊断指标的低成本快速检测。石墨烯场效应管(Graphen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GFET)生物分子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响应快速的优点,在疾病预防与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现阶段研究的GFET生物传感器,对差分式GFET生物分子传感器进行研究,设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在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极广、影响极深的历史、社会、文化事件。“知青”是韩少功的精神原乡,在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中,他一直没有放下对知青的
目的:中耳胆脂瘤是一种良性的鳞状上皮角质化增生性的病变,由鳞状层状角质化上皮细胞组成,它表现为一种含有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的表皮样囊肿。中耳胆脂瘤的特点是细胞过度增殖,伴随的是角蛋白碎片的积累和颞骨及其周围骨结构的破坏。除导致听力损伤和耳流脓外,胆脂瘤还可以导致多种颅内外并发症,如迷路炎、面瘫、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等。胆脂瘤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至今未明确其具体发病机制。REC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法(口服中成药中风醒脑液)结合烧山火法(喉三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对象和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
目的:探究孤立大结节骨折中合并肩袖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08月至2019年08月诊治的急性孤立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124例(均为单侧肩关
目的:探讨带蒂下颌下腺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肿瘤相关死亡率均在位居前列,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在我国每年发病的递增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患者具有发病年龄轻、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等特点。因此,深入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分子机制并探索有效的治疗策略,对于疾
[目 的]分析延髓及高颈髓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 法]通过回顾分析2015年1至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