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荒漠绿洲区甜叶菊对土壤适应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Woolf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叶菊作为甙类甜味剂植物在我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地由南方扩展到了北方,其中甘肃河西荒漠绿洲区成为国内甜叶菊的主产地之一。河西荒漠绿洲区的甜叶菊,叶片产量高,叶片中决定甜叶菊价值的糖甙含量也高,因而甜叶菊在河西荒漠绿洲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种植面积达到2600公顷。由于绿洲和荒漠交错区的存在,相对于老熟农田,新开垦的农田或者开垦几年的农田,土壤中的高含沙量和高盐碱性,导致甜叶菊生长经济产量不稳定或者不能增长。这样,甜叶菊在近荒漠绿洲地区的发展存在着对土壤适应性的科学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河西荒漠绿洲区甜叶菊的生长节律、光合特性,以及试验条件下的土壤砂粒含量和NaCl含量对甜叶菊生长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河西荒漠绿洲区甜叶菊生长节律:育苗阶段(温室),种子播种后9d萌发,然后经过30d的缓慢生长期,最后进入20d快速生长期;移栽阶段(大田),表现为移栽后经过7d的缓苗期、60d的慢速生长期和30d的快速生长期。  2.河西荒漠绿洲区大田甜叶菊光合特性:大田甜叶菊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甜叶菊净光合速率最高峰出现时间为13:00时和16:00时,最高峰平均值为(11.79±1.67)、(9.95±1.05)umol·m-2·s-1。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日平均值为5.99±0.54mmol·m-2·s-1;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与蒸腾速率相似,日变化平均值为:0.15±0.01mol·m-2·s-1;甜叶菊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为1.769umol CO2·mmol-1H2O。  3.农田土壤中砂粒含量对甜叶菊生长的影响:土壤中砂粒含量对甜叶菊生长的影响可概括为“低促高抑”效应,存在一个甜叶菊获得最大增产的最佳土壤砂粒含量范围,即当土壤中混入的风沙土含量为20%(即土壤中砂粒含量为56%)时,甜叶菊长势最好,干叶产量能显著增长5.7%。随土壤砂粒含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甜叶菊株高,叶、茎生物量表现为先升高后减少;根系长度表现为逐渐增加,基径逐渐变细,根部生物量逐渐减少。  4.NaCl胁迫对甜叶菊生长的影响:甜叶菊移栽苗能忍受的Na+浓度范围为0~140mmol/L;与对照相比,38mmol/L Na+浓度下,甜叶菊移栽苗干叶产量显著提高16.5%,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分别显著提高12.6%,16.7%,18.7%,14.8%。Na+浓度大于38mmol/L时,产量和光合作用逐渐下降,Na+浓度为150mmol/L时,甜叶菊移栽苗全部死亡。因此,NaCl胁迫对甜叶菊移栽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即0~44mmol/L Na+浓度下,NaCl处理对甜叶菊移栽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大于44.5mmol/L时,甜叶菊光合参数,干叶产量,长势等将低于对照;大于140mmol/L,甜叶菊将不能存活。
其他文献
本文将概念规划的理论与传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相结合,借鉴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理论和实践,对城镇体系概念规划这一新的规划形式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并以增城市
Oryza officinal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ild species in the tertiary gene pool of Oryza sativa. It has a number of elite genes for rice breeding in resistance
山区常见的侵蚀、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全球环境变化,这类灾害的发生也日趋广泛和加剧。我国是多山的国家,灾害的影响必然影响山区可持续发展。侵蚀、
细胞神经网络是一个大规模非线性系统,具有高速并行计算且易于硬件实现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领域。本文基于时滞方程和反馈控制,对离散反馈型细胞神经网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的晚第四纪调查发现,位于该沙漠东南缘的上更新统—全新统的查格剖面是一个比较完整、具有多层序的风成砂丘砂与湖相等沉积交替的地层剖面,是晚第四纪即
当前,寒区水文模型中对山区积雪积累与消融过程模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之降水、气温等驱动数据也有一定程度误差,往往导致春季径流模拟误差较大。研究表明准确掌握积雪(尤其是
戈壁作为中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地貌类型,其地表平坦、稳定、少积沙,往往成为工程建筑和交通线路的主要选址对象。近年来,戈壁地表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在其之上投资兴建了大面积的太
机场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伴随着航空运输在近二三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机场作为高速交通体系的重要节点,其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通设施,而越来越被视为本地区经济发展
本文从服务业发展状况入手,探讨了我国沿海省区中心城市服务业的现状水平、内部结构及其演变、未来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讨论了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与城市经济水平、城市竞
城市作为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耦合的复杂系统,对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是土地覆被与土地利用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