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肝硬化大鼠模型目的: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为大鼠胆管缺血性损伤研究做前期准备。方法: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肝硬化造模组50只,对照组6只。50%四氯化碳橄榄油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每周两次,剂量0.2 mL/100g,连续12周;对照组6只,橄榄油皮下注射,每周两次,剂量0.2 mL/100 g,连续12周。在第4周、8周及12周分别处死2只肝硬化造模组大鼠,监测肝硬化模型形成情况。结果:四氯化碳诱导4周后,大鼠肝脏汇管周围出现肝脏脂肪变性,诱导8周后肝脏脂肪变性向中心静脉区继续进展,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四氯化碳皮下注射12周的大鼠成功建立了肝硬化模型,肉眼见明显结节性肝硬化特征,光学显微镜下见特征性的假小叶形成。造模组两只大鼠死亡,对照组无大鼠死亡。肝硬化成模率82%。结论:150%四氯化碳橄榄油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安全有效,成模率高。2.该模型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批量的肝硬化模型制备。第二部分胆管增生和血管新生在胆管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目的:通过对正常大鼠及肝硬化大鼠胆管缺血前、缺血后胆管密度、微血管密度的研究,探讨胆管增生和血管新生在胆管缺血性损伤过程中是否发挥了保护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4只大鼠分成2组(n=32):①正常大鼠胆管缺血组;②肝硬化大鼠胆管缺血组。每组又随机分Oh、6h、3d和14d四个时间点亚组(n=8)。肝硬化大鼠模型由前期实验的50%四氯化碳橄榄油皮下注射12w制备。分离肝脏周围韧带,结扎肝动脉及肝外肝外胆管周围血管丛(peribiliary plexus,PBP),使肝内胆管完全失去动脉血供,制备胆管缺血模型。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观察肝脏胆汁瘤形成情况,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Masson染色,采用胆管损伤评分评估胆管缺血损伤程度。肝脏组织切片分别行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CD34以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4评估微血管密度及血管新生情况,CK19及Ki67用来量化胆管密度及胆管细胞增殖情况。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总计发现3例肉眼可见的肝内胆汁瘤,均出现在正常大鼠胆管缺血14d组中。正常大鼠血清TBIL水平在胆管缺血后6h、DBIL水平在缺血后3d分别出现显著性升高(P<0.01),并在缺血14d达到最高峰(P<0.01)。肝硬化大鼠血清TBIL和DBIL水平在胆管缺血6h出现显著性升高(P<0.01),并在缺血3d显著下降(P<0.01),缺血14d均恢复到缺血前水平(P>0.05)。肝硬化大鼠胆管缺血后血清TBIL和DBIL峰值也分别显著低于正常大鼠胆管缺血后的峰值(P<0.01)。胆管损伤评分显示肝硬化大鼠及正常大鼠均在胆管缺血6h胆管损伤评分最高(P<0.01),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胆管损伤评分逐渐下降,肝硬化组胆管缺血14d恢复到缺血前水平(P>0.05)。正常大鼠组胆管缺血6h、肝硬化大鼠胆管缺血3d均出现了胆管密度显著性增加(P<0.01),两组大鼠在缺血6h微血管密度均出现了显著增加(P<0.01)。两组胆管细胞增殖活性均在胆管缺血6h出现显著性增强(P<0.01),14天降到缺血前水平(P>0.05)。在胆管缺血前,缺血后6h、3d和14d,硬化大鼠肝脏微血管密度、胆管密度及胆管增殖活性均分别高于正常大鼠(P<0.01)。结论:1.正常大鼠及肝硬化大鼠在胆管缺血后,伴随胆管增生、血管新生,胆管损伤程度逐渐减轻。2.硬化大鼠的肝脏胆管密度和微血管密度高于正常大鼠,其胆管损伤程度轻于正常大鼠。3.胆管增生和血管新生可能分别通过代偿损伤胆管功能和重建胆管血供发挥了对胆管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胆管缺血性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