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教育工作者们针对教师所使用的教案提出了供学生使用的“学案”的概念。由此产生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其实施的学校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因此迅速得到推广。但是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最近几年的期刊上常看到相关文章。笔者针对生物学案的设计及实施情况对一线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生物学案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主要问题有,目前学案主要针对新授课,缺少复习课型及实验课型的学案;学案设计工作量大,教师负担重,缺少时间和精力进行理论学习;学案信息量大,习题量多,学生负担重;学案设计过程多是各教师负责各部分,教师间缺少足够的交流及学生不参与设计导致生成的学案难适合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案题目类型较单一,信息呈现形式单一缺少创新等。尽管学案的设计和实施有些问题,但绝大多数一线教师认为学案导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前提是有高质量的学案和学案得到贯彻实施。本文第三部分论述学案产生的理论基础,包括高中生的认知方式,学习理论,知识的分类及相应的学习条件分析,以及学习者学习和记忆的大脑简化模型。并就理论进行分析,针对有意义学习的进行提出背景性知识的重要性和认知冲突构建的必要性,提出认知冲突的发生和解决过程以问题串形式为主要载体,分析生物学案问题串设计的环节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本文第四部分是基于理论基础的学案设计,包括学案设计过程分析及学案结构设计两部分。学案设计过程对学生特征、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及练习反馈等学案设计环节进行分析。据此提出包括新授课型、复习课型和实验课型三种课型学案各部分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及其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接着第五部分对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包括:学案主要由新老教师共同设计而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参与以适合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形式上新颖,突破习题集的模式;内容上不拘泥于教材、联系生活;添加空白域设计便于学生的反馈和学生课堂学习的便利及课后的总结。实施时教师注意指导学生使用学案;及时对学案进行检查和反馈给学生;及时评价并注意学案评价方式的改变;学案实施的同时与其他教学手段如课件、板书、教材等相配合。最后是必修三学案设计的实践,主要指笔者设计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的几份学案,每份学案包括设计理念,具体学案内容及设计反思等部分,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