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井上靖(1907‐1991)是日本著名小说家,战后曾27次访问中国,为中日文化交流及中日友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天平之甍》是井上靖依据奈良时代的著名文人淡海三船所著《唐大和上东征传》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赴大唐学习的留学僧,招请高僧鉴真法师,历经二十年终于成功渡日传法的故事。迄今为止,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天平之甍》译本有三种版本,包括两种楼适夷译本和一种谢鲜声译本。本论文以不同时代背景下楼适夷的两种《天平之甍》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时代背景、译者以及译本三个层面分析考察译介的过程与特点,探究其在政治、文学与文化上的功能与作用。论文通过审视动态的中日交流史,以期为今后两国关系的修复与改善提供参考,也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借鉴。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序章在梳理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的目的、方法及意义。第一章通过考察《天平之甍》在中国的译介经过,探究两次翻译(楼适夷的初译、复译)与中日政治形势、外交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天平之甍》在上世纪60年代初催生了鉴真热的兴起,成为了中日战后政治与外交接触的桥梁;之后虽一度遭到禁忌,但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之后,《天平之甍》再次成为两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时代赋予了《天平之甍》政治的涵义,使之为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章着眼译者的个性化因素,探讨楼适夷两度翻译《天平之甍》的原因。这既是时代背景下的政治需要,也与译者自己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楼適夷的人生经历体现了国家的文学理念与译者个人文学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影响到楼译本的文学性质。初译时,楼适夷忠实于小说的艺术表现,采取直译的方法,对原作中充满神异氛围的描写进行了完整的翻译,反映出楼適夷对当时畸形的文艺现状进行的有限抗争。楼适夷重译《天平之甍》主要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对新生活的希望;二是对井上靖的友情;三是对自我文学观的坚持。这些均是译者个人意志的强烈表现。第三章着眼文本层面,通过分析译作,探究隐藏于文本背后的文化建构,具体指译文对象征文化交流的遣唐使、鉴真与留学僧的形象塑造。虽然遣唐使在中日两国语境中都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象征,但在两国的认知内涵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日本强调遣唐使的精神与努力;中国强调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文化的贡献与魅力,以及衍生出的中日友好情谊。鉴真与留学僧的形象与谁是主人公的问题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荣睿之死”的情节描写中显现出明显的对立。原文中,古代日本从中国汲取文化,即“文明东渐”的过程中,那些为此付出毕生努力甚至生命的日本人是井上靖心目中的主人公。而分析译本发现,不惧困难、始终不忘渡日初衷的鉴真成为了主人公,展现出他的爱与伟大。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考察分析,笔者认为,《天平之甍》作为二战后中日文学界交流的起点,发挥了同时期其他日本文学作品无法取代的作用。它的每一次中译本的出现都与中日政治、外交关系紧密相连,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晴雨表。《天平之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交流表征,从一开始就跳出了封闭的文学视阈,穿梭于中日两国政治、外交、文化的历史空间,在译本的语言建构中不断展现着超出作者设定的别样面貌,成为了可以独自表达的一种中日文化交流情怀。